】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玉树地震总救援 展现中国制度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10-04-23 20:33:11


 
难度世所罕见 玉树救灾决不放弃

1、救援生死时速 书写世界救灾史新篇章

  据来自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消息:截至4月22日17时,地震造成2187人遇难,失踪80人。尽管伤亡人数不及23个月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但不少民间舆论还是将其联想到了一起:两次地震同属于西部、都在青藏高原边界之上,两次地震都牵动了举国救援,也都在世界性的盛会在华举办之年——前一次是在奥运会前,这一次又在世博会前。(法国《欧洲时报》)

  从4月14日地震发生至今,玉树救灾重建的重要性艰巨性与日俱增,海内外的关注也逐渐升温,原因在于小小玉树,有“三高”的特征,一是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地带,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交通不便,如果不是刚刚在半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玉树机场,此次救援的交通瓶颈势将大大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更困难之处在于此次地震可能是现代以来37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最大地震,连专业搜救犬都难以工作的高原反应使各方的救援进程和救援效率大打折扣,因此中国的救援经验可为全球地震救灾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二是玉树属于藏族地区,人口九成以上为藏族,因此在民族问题上、政治上,敏感度极高;三是玉树地震灾区的死亡率很高,震惊世界。香港《亚洲周刊》也撰文指出:“由于地处偏远、通信中断,天气寒冷,狂风及沙尘暴,救援非常艰困,挑战来自全中国的救援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如此困难和猝不及防的地震挑战,“三高”挑战,北京在抗震救灾上,也展现了令人鼓舞的“高度”:首先,汲取四川地震后救灾的经验,北京在第一时间,就动用军队武警,与国家专业救援团队紧密合作,进行了“立体式”的救灾行动;其次,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都提出珍惜每一个生命,决不放弃,各路救援队伍进村入户,排查搜救,不但争取黄金时间,也争取极限时间,写下了中国地震救灾,乃至于世界地震救灾上的新一章。这一点,连远在印度的达赖喇嘛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的救灾是值得赞许的。(美国《世界日报》)


2、升级汶川经验 中国救灾体制臻于成熟

  从汶川到玉树,比照两次救援的情况,人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官方组织救援的能力,还是受灾民众的心理状态,都大为改观,玉树震灾救援更加迅速有效。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救援指挥部,动员全国力量展开“救援大行动”,并且确定救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间节点”,分别恢复交通通讯、通电、灾民入住帐篷和重伤员转运治疗。玉树地震发生后一小时,中国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地震局启动二应急响应机制,国家民政部启动四级响应机制。离玉树州最近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紧急组织动员40名应急民兵,驱车140多公里,于当天下午两点抵达震中。(美国《华盛顿观察》)

  中国救援队伍反应神速,爱心盈溢,表现出超级的功力;中国社会民间亲善力量、企业社会责任再度勃发,喷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文化力量。华人媒体惊叹“中国式救灾”,中国领导人如此全身心投入救灾,中国救灾团队如此经验丰富,展现了一种举世罕见的救援能力和国家精神。(日本《日本新华侨报》)

  有香港媒体评价认为,“有序”也是地震救援的一大突出表现:不仅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地震当天即发出救灾指示,地震次日,由副总理回良玉主持的救灾会议上还明确制定了救灾时间表,要求震后24小时内,交通、通讯基本恢复;48小时内通电问题基本解决,受灾群众基本可以住到帐篷里;72小时内重伤患要全部转运出去受治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在汶川地震之后,快速有序的应急救援体制反映出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更加顽强和成熟。他还看到,民间志愿者组织没有盲目地涌向灾区,其跟政府的合作显得更加协调,也更有经验。(北京《国际先驱导报》)


3、印证多难兴邦 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汶川大地震后数月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赢得世界赞誉的同时也让整个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如今,玉树大震之后不到一个月,中国又将迎来一次世界瞩目的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此“不幸”的巧合不禁让人想起“多难兴邦”四个字。(美国《侨报》)

  中国政府在大灾大难面前的镇定指挥再一次激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两年前汶川大地震举国戮力救灾的那一幕再次显现。据《俄罗斯报》报道,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在地震中再次得到体现,来自中国各地的人道援助源源不断进入青海灾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藏问题专家胡仕胜表示,多数中国人在对同胞救助或捐款时,首先想到他们是灾民,而不是首先想到他们是藏民。某些西方媒体并未设身处地地了解中国人的感受,他们总以为灾难最容易挑起民族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他们无法理解中国的事情总是相反,越有灾难人们越团结。外国人理解不了中国历史上“多难兴邦”的事实。他们总是惊讶天堑长江为什么没有成为“界河”。(北京《环球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