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弹琴论”漂白药家鑫 李玫瑾引众怒
1、“弹钢琴杀人论” 李玫瑾被指“犯罪漂白家”
使本来受轻伤的张妙致命的“六刀”,不但让药家鑫身陷囹圄,也把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拉进了舆论的漩涡。不少网民质疑她是在给杀人犯开脱,是对被害人的羞辱和不敬,甚至径直斥之为著名“犯罪漂白家”。(广东《时代周报》)
药家鑫在法庭上为求免于死刑而哭诉的话语,不仅李教授毫无质疑,似乎还很能打动李教授的心,让李教授一方面认定22岁的钢琴系大三学生药家鑫是一位从小被迫苦学钢琴、缺少心灵抚养的好孩子。药家鑫说:“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妈妈陪我练琴,小的时候每周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就是看了包含着这几句的一段几分钟的视频,李教授说她“突然就明白”了药家鑫杀害张妙的心理活动。李教授说:“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时候,我认为他的动作是在他心里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跟前弹琴的一个同样的动作。”(广东《羊城晚报》)
尽管公众对司法能否公正仍心存疑虑,药家鑫案就性质而言,法律上并无多大争议空间,自会有最终的裁决,但李玫瑾那一被概括成“弹钢琴强迫性杀人论”的说法,却引来如潮的愤怒和谩骂,其中,领骂者不乏著名人物,如孔庆东,李承鹏。目前来看,李玫瑾教授的话语,确有失误的地方,但对她指责,也的确有不到位之处。(广东《时代周报》)
很清楚,李玫瑾在进行“钢琴习惯动作”分析之前,并没有从专业角度做功课。她本人并不会弹钢琴,没有研究过弹钢琴的动作要领;她对药家鑫八刀如何出手也心中无数。法庭材料呈现,受害者身中八刀是:腹部一刀,前胸一刀,背部三刀,双手三处刀伤。可见,当药家鑫捅刀时,受害人有抵抗、有躲闪、有翻滚、有挣扎,并非像钢琴那样一动不动,药家鑫不可能以一个动作把八刀一气呵成——假如李玫瑾事先研究过这八处刀伤,并与弹钢琴的手法进行对比研究,我相信她不会轻率地得出“弹钢琴习惯动作”的结论的。
众多网友的愤怒,还集中在一点:李玫瑾称药家鑫为“这孩子”。李玫瑾对此解释说:“这确实是我的职业习惯。因为我研究犯罪人,经常与他们见面并谈话……我与嫌疑人面对面时,我从不将他们视为魔鬼,只有将他们视为人时,他们才会把自己视为人与我一起审视自己的内心邪恶一面……” 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何况李玫瑾还透露,她自己也有一个弹钢琴的儿子。但问题是,公众听到李玫瑾称“这孩子”时,她并非是和药家鑫进行私下沟通,而是在面对公众说话。——作为心理学家,不了解、不体会大众心理,不懂得谈话应该区分场合,只由着自己的性子信口开河,这也是心理学素养不够专业的表现。(北京财新网)
2、专家沦为“砖家” “弹琴论”隐喻社会裂痕化
作为犯罪心理学学者,李玫瑾在业内久负盛名,她在马加爵事件中,通过对马加爵的心理剖析,开始广为世人熟稔。而这次,李玫瑾的“钢琴论”,则使其陷入舆论鞭笞的漩涡之中,各种质疑甚至辱骂,更是久久不绝。对此,李玫瑾显然始料未及,且颇为委屈。乍看起来,李玫瑾的委屈只是一个人的委屈,折射的是一个学者面对社会喧哗的困惑与慌张。实际上,我们更该追问的是,为何坊间对李玫瑾抓住不放,为何一句“钢琴论”就引起轩然大波?难道仅仅是民众对李玫瑾抱有成见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药家鑫事件为例,李玫瑾的言辞实际上勾起了民众的三重复杂心理。
一是对“砖家”的自然排斥,对伪专家的不屑与警惕。毋庸讳言,放眼当下,某些专家与“砖家”无异,他们没有独立的思考,更没有独立的立场,要么被权力豢养,要么被资本“包养”,屁股决定脑袋。这些专家混淆视听,直接导致真相迷离、正义不彰,备受舆论诟病。因此,当“钢琴论”一出,民众本能地反感,认为李玫瑾是为药家鑫辩护。
二是对某些司法不公的本能厌恶与痛恨。按说,药家鑫该判何刑,应该是司法的事,既不需要专家置喙,也不需要媒体审判,但是,近年来发生的某些司法不公,直接导致了民众对司法公正缺乏信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直言:“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些地方,司法本身存在腐败;另一方面则与权力干扰司法。在此语境中,民众担忧药家鑫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三是弱者自况的悲情反应。在药家鑫事件中,被害人张妙死于非命,抛下年仅两岁的孩子与年迈的父母,令人哀愤。张妙的遭遇,使不少人联系到自己的状况,声援张妙就是声援自己,挞伐药家鑫就是挞伐傲慢与张狂的权力,质疑和嘲讽专家就是批评为虎作伥者。在这其中,药家鑫和专家已经成了一种符号,而自己的弱势地位,也强化了这种悲情心理,如果不与药家鑫们和无良专家们斗争,日后自己陷入困境,谁来帮腔?(北京《法制日报》)
更可怕的问题在于,“李玫瑾风波”隐喻了社会共识的裂痕化。即,不管你(专家、官员)说的对不对,我(不少网友)都没有耐心听你的,更不会相信你,认为你包藏祸心、必有所图。这从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可得到验证——即便你出面解释了,我仍然将信将疑,认为你站在权势者一边。同时,不少专家对民众也缺乏信任,在他们看来,网友是浮躁的,是无知者无畏,是故意不明真相者……没有共识就没有和解,没有共识也有碍于和谐。社会共识的裂痕化,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多方面反思。(上海《每日经济新闻》)
3、涉嫌误导观众 央视坐到了药家鑫一边
诚然,专家也有讲不合理的话的自由,但作为专家言论平台的央视,这时候就有必要引入与李玫瑾对立的法学专家意见,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就发微博说,“我认为‘激情杀人’之辩在本案中并不构成,药家鑫是典型的杀人灭口,定罪无疑。但在量刑上,旁观者无发言权,是否判死刑应当由法院来定”。遗憾的是,央视没有导入任何与李玫瑾相反观点的专家言论,这就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央视在为药家鑫脱罪的印象。
李玫瑾的钢琴杀人说,只是小伤。大伤则是,不止专家意见,整个报道都在不断强调那双弹钢琴的手,“学钢琴的孩子不是恶魔”的弦外音呼之欲出,这很容易误导舆论,甚至干扰司法判决,为可能出现的轻判开路。一旦央视不无煽情的报道真影响司法判决,它固然有所僭越,司法就更是一败涂地。
像央视这样的大众媒体,肯定有其基于主流或商业之上的立场,但作为公民自由表达的平台,作为公共意见汇聚的公器,它至少应保证对重大公共事件、重要公共人物的开放,尽可能地让各阶层、各类型的人的声音在其间展现。同样是犯罪嫌疑人,为何李刚的儿子还有药家鑫,就可以登上央视大讲心酸人生,大流忏悔泪水,而文强就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当然,文强能否得到专访机会,也许不是央视自己能决定的。但是,李刚的儿子、药家鑫等能否得到央视的专访机会,则是央视能自行抉择的。(河北《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