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政府谈绿色变 唯GDP发展观痼疾难除
1、多省市要求退出试点 绿色GDP夭折预料之中
相比于官员口头上和舆论渲染上的重视程度,绿色GDP进入政府决策和经济事务的过程却是倍显艰难。以2004年3月环保总局和统计局联合启动的《中国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为例:尽管参加试点的地区先后公布了2004年的绿色GDP核算数据,但是,2005年的数据却遭到了统计局的否定,不仅迟迟没有公布,而且预测会被无限期推迟公布。(广州《信息时报》)
2005年绿色GDP核算至今尚未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参与绿色GDP试点工作的10省市,居然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试点。据介绍,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核算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全国31个省市单独核算内容。国家环保总局官员曾表态,环保总局一定会坚持到底,“就算只剩下一个省,我们也要把它算完。”但这一决心显然在重重阻力下,难以变为现实。(香港文汇报)
2、地方惟恐不利于政绩 实施绿色GDP阻力极大
由于部分“地方诸侯”上书,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以及国家环保部门与统计部门的重大分歧,中国绿色GDP纳入国民核算体系的战略设计面临破局。据悉,对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已经完成的有关绿色GDP核算数据,一些地方诸侯非常敏感。环保总局的王金南表示,除了对绿色GDP的概念之争之外,地方政府谈绿色变的态度导致有关绿色GDP的年度报告被推迟。他说,个别省市还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函要求不要公布结果。(德国之声网)
2006年9月7日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略窥一斑。报告上说,即使治理2004年当年产生的污染,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这帐一算,当年增长的财富减去治理当年的污染后,稍有富余。污染的盖子刚刚揭开一条缝,就看到了深不见底的大窟窿,难怪一些省份已经到了谈“绿”色变的程度,直嚷着退出试点。(香港星岛环球网)
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报告要更高,而报告的最大突破点,是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损失GDP扣减情况统计表。如此公布开来,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大大下降,无疑是对各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GDP增速真相的大曝光,是对地方官员依然“唯GDP论”的无情批评。正因触及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痛处,所以,“一些地方向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来函施压”,要求不公布。(河北《燕赵都市报》)
由于“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一旦实施,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要随之改变。“绿色GDP”之所以在中国受阻,就是因为它会改变游戏规则,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特别是政绩考核的“奶酪”。(北京《国际商报》)
3、环保最大阻碍在地方 绿色GDP推进过程漫长
中国“环境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在地方”,因为中国的地方环保部门在组织机构和财政上都隶属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则认为经济发展比环境问题重要,地方环保部门在行政权力上比许多同级部门要弱。(北京《国际商报》)
据报道,2005年“绿色GDP”数据本应于今年3月发布,其中包括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42个部门的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但发布却拖延至今幷被无限期推迟。这说明,“绿色GDP”对于中国环境保护的导向意义谁都不怀疑,但其推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
“绿色GDP”项目的进退去留,或许正是一个试金石。是继续探索、大胆创新,还是改弦更张、削足适履,这是个问题。而要将“绿色GDP”进行到底,毫无疑问,首先就必须斩断“唯GDP论”的地方利益和政绩推手。(河北《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