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救援无关奇迹 王家岭矿难人祸何时休
http://www.CRNTT.com   2010-04-09 22:18:06


 
漠视生命 救援奇迹难掩监管渎职

◆调度室无视透水多次预警◆

  王家岭被困矿工们在井下坚守了八天八夜,确实是一个“生命奇迹”。但是,人祸面前的奇迹,不是一个值得过分骄傲的奇迹。在这起特大矿难背后,制度之失暴露无遗。(广东《羊城晚报》)

  这次透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矿工不小心将一个废弃煤窑挖穿,煤窑里沉积的废水瞬间冲入王家岭煤矿。3月29日,十多名矿工证实,事故发生前3小时,就有人发现漏水,并向地面报告。这个说法得到王家岭矿难抢险指挥部内部人士证实,在28日中午10点30分,有矿工打电话预警称工作面内有漏水,但是接电话的人员称刚起床,并未在意。

  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巷道内有漏水反映很多,其他煤矿曾经有先例,升井后发现一切正常,就像喊“狼来了”一样,喊得多了就没有引起重视。还有一位工人说,25日就有工友称有漏水,但未引起重视。“调度人员把电话直接挂了。假如当时就发出预警,井下所有人都能成功升井。”(北京《新京报》)


◆矿难不是意外仍是人祸◆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地为中煤集团第一建筑公司山西临汾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一个在建矿井,被困者均为施工人员。有关方面解释称,经初步了解,事故系井下作业的建筑工程队打矿道时“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似乎每一起矿难的原因中都能找到“意外”的因素,当事责任方也乐于寻找这些意外因素,一旦“意外”成立,那么责任方就可以免责或者减少责任。(上海《东方早报》)

  这个“意外说”一经抛出,即遭遇质疑。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和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那么,哪些地方是矿井建设中绝对不能碰的含水层,这里的地质条件施工方和监理方不清楚吗?“意外”之说,疑似卸责之论。(北京《新京报》)

  一位自称“搞煤矿的”网友表示“不信是个意外”,他指出:第一,井下作业必须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才能进行,建筑工不可能;第二,井下都是实行探放水制度,有水应该能探到;第三,基建矿井应该都有水文地质资料,不可能不知道附近有水;第四,附近的小窑开采形成的老空水应该体现在图纸上和资料中。这一条分缕析的说法在网络上获得了极大认同。(上海《新闻晨报》)


◆国有大矿不是安全岛◆

  此次透水事故,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被困人数众多,无疑与山西省去年以来的煤炭资源大整合不无关系。从2009年初以来,山西省各级政府,一直在推动以国有骨干煤炭企业为依托,重新架构整个市场。

  按照官方的说法,之所以要把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私营煤矿列为整合对象,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通过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人员伤亡率。山西省曾宣称,国有大型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比例和规模远远大于小煤矿,因此国营大矿与小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比例为1∶11。(山西新闻网)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次发生事故的王家岭煤矿,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改能源1563号)、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批准的在建重点项目,由国有股份制企业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所拥有。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600万吨,计划建设工期33个月;按照目前的煤炭价格,年创利应达数亿元规模。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大型煤矿集团各占50%的股份,项目施工方亦来自中煤集团自身。

  事故发生之后,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已经向被困矿工正式道歉。在混乱不堪的现场管理和制度缺失导致的悲剧面前,国有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神奇光环大为褪色。(海南《新世纪》周刊)

  在事故抢救现场,一位矿山营救专家抛出一连串疑问,“王家岭煤矿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什么能够在没有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汇水、渗漏情况下,就被批准建设?为什么在周边废弃小煤窑均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就能开工建设?为什么在没有做好探水工作前提下,就开始作业?这从侧面暴露出国有大矿在安全方面管理的滞后性。对于水质、地质更为复杂的煤矿如何做好监管?”王家岭矿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国有大矿的安全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地方管不上,山西省煤炭局煤监局顾不上。(广东《21世纪经济报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