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机长“拒载”是滥用权力吗?
三名乘客登机后临时更换座位,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机长以“飞行安全”为由报请警察将乘客带离,并拒绝其返机。发生在6月9日的这起国内少见的南航“拒载”事件,引发人们关注。
杨国栋(法律工作者):现在看到的多为乘客“一面之词”,但从他们的叙述中也不难看出,在乘务人员拒绝换座时,他们极不配合。虽然机长干涉后3人坐回了原座,但机长仍有理由担心,这3人怨气未消以致在飞行途中玩出什么花样。在乘客看来,机长把她们赶下飞机确实很过分。但站在机长的角度,航空安全是第一位的,他不能留三个“定时炸弹”在机上,如果起飞后这3名乘客又和乘务人员发生争执或借故闹事,对飞机和其他乘客的安全显然会造成不利影响,请她们换班飞机虽然很不客气,却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派胡言(网友):以前有种说法,船长是最接近上帝的人,因为他决定了整艘船上人的命运。机长也是吧。
何勇(公务员):乘客升舱引发的纠纷已发生多次。最典型的,莫过于2002年一批明星乘飞机要求升舱遭机长拒绝,结果耽误航班起飞一个多小时。这类事件一次次发生,本身就说明当下一些乘客素质不高,同时对乘坐飞机的规则不了解,上机前不做功课。飞行安全必须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原则和态度,必须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规则操作。从这个角度说,乘客临时换座及后续行为,有给飞行安全带来危险的可能,机长拒载就无可厚非。乘客乘飞机时要想得到机组人员尊重,首先自己必须尊重其他乘客利益,要恪守乘坐飞机的规则,要知道,再多金钱在安全面前也并不值钱。
根据我国有关航空安保条例,机长对每次飞行负有安全责任。乘客与乘务员发生冲突、乘客任意选择座位会影响飞机配载平衡危及安全等情况,都会被视为非法干扰飞行安全,机长有单独作出对乘客作处理的权力。
范子军(市民):身为机长,必须对航班安全负责,杜绝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这责无旁贷,更无可指责。但也因为航空安全非儿戏,就要求机长行使权力时必须格外严谨,否则极易令乘客合法权利受到损害。这就要求机长既要毫不动摇地讲原则,又要保持谦抑宽广的心胸,而不能夹杂丝毫个人情绪,更不能挟私自重,报复乘客。要避免机长权大无边,乘客权益难以落地的情形,当然不能完全依靠机组人员自身修养,更需借力管理规则的完善,对乘客行为规范、哪些情况下机长有权拒载等事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这是民航和乘客双方实现权利义务对等的必然要求。
林荣耀(市民):事实上乘客也理亏,既然飞机是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运输工具,载荷的均衡性也马虎不得,所以不管对错都应服从机长的权威。但应该看到,这并非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是否需要动用警力,把局面搞得这么严肃?作为一机之长,理应有些协调能力,还是应尽量依靠个人能力去说服为好。尤其在乘客已致歉的情况下,还怒气未消,给对方添了无谓的麻烦,这就从有理变成无理了。这也让人怀疑,机长的职业权力是否在情绪化行使。纵观事件始末,这显然并不可取。(时间:6月14日 来源:《武汉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