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吗咿呀嘿”换脸游戏走红侵权风险不可忽视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19:19:46


  最近,以“吗咿呀嘿”为BGM的换脸动态短视频火爆全网。

  对此,有网友质疑:这个看似全民娱乐的狂欢,背后存在较多的技术与法律风险。也有一些媒体提出了例如人脸支付等风险提示。

  人脸识别发展至今,绝大部分的采集端已经从2D检测升级为3D检测技术,配合上人体活体的光感和深感技术,结合几万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进行综合识别,几乎不可能让照片代替活体人脸。在通常环境下,绝不可能出现单以他人照片就能解锁和支付的情况。

  不过,若说得极端一点,在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面部时,不增加其他活体动态感知的情况下,确实也可能出现人脸识别的盲区。但这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才会出现的结果,对普通用户仅提供照片或视频的情况下,基本不会产生人脸识别被破译的后果。

  但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角度看,使用他人照片制作短视频的直接后果就是要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网民以娱乐为目的,上传他人照片,通过生物动态化技术,以短视频等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现传播,这种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肖像权合理使用范围。

  特别是将一些社会公众人物肖像制作成搞笑视频,因公众人物商事人格权比较普通人价值更高,一旦被诉以侵权,可能赔偿额度会非常大。再结合这些网络信息传播影响很高,点击数和转发度都很大,一旦被诉,上传者可能会得不偿失。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