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药品集采开展3年 为百姓带来哪些“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21-11-15 18:32:52


  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改革支付方式……为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推进了一系列医保改革,这些政策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老百姓受益几何?围绕这一话题,多位专家和相关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分析解读。

药品集采平均降价54%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随后,我国开始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带量采购试点,简称“4+7”。

  伴随“4+7”拉开大幕,药品提质降价成为主旋律。

  根据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功开展5批,共覆盖218种药品,平均降价54%,中选药品价格从国际价格的2-3倍以上下降到与之相当的水平。

  从药品品类来看,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覆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和常见病的主流用药。

  以乙肝治疗药物替诺福韦为例,集采前价格为10.61元/片,年治疗费用3800元,集采后价格降至平均0.38元/片,降幅96%,年治疗费用137元;一线用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年均治疗费用也分别从5500元、6000元下降到70元、150元左右。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表示,随着医保目录的日益完善和药价降低,我国肝病药物选择更加合理,诊断和治疗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实现了更优策略的保障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