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医保谈判3年减负1700亿元 创新药半数以上入医保
http://www.CRNTT.com   2021-11-15 18:33:46


 
  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开展五批,平均降价54%,中选药品价格从国际价格的2~3倍以上下降到与之相当的水平。以肿瘤治疗药物吉非替尼为例,集采前价格为132元/片,年治疗费用高达4.7万元以上,集采后价格降至平均41.8元/片,降幅约69%,年治疗费用被控制在1.5万元左右,医保报销后患者个人仅承担约0.6万元。

  集采带来药品可及性大幅提升,实现仿制药对原研药品的替代前四批集采药品总体采购量达约定采购量的2倍以上,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采购量的80%左右,更多群众用上了质优价宜的药品。

  蓝皮书显示,从定基增长率来看,各批次集中采购品种落地后,集采药品(按通用名计算)用量均在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季度开始大幅上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金额呈现下降趋势,整体实现了量升费降,以量换价。

  同时,在集采模式下,原研药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促进了优质仿制药对原研药的替代,大幅提升了群众用药可及性。第一批集采药品原研药使用量占比从22%降至11%;其中,用量较大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原研药占比在“4+7”试点地区从50%降至25%,在其他地区从37%降至11%。

  廖藏宜表示,下一步,还需要在谈判和集采规则、入围药品质量、供应保障、医保支付价、行业自律等方面完善指导政策,同时进一步扩大国谈和集采的品种数量,实现应采尽采,提升医保基金的战略购买力。

  朱铭来认为,医保药价改革已经运行了三年多,无论是医保目录谈判还是集采政策均需要进行一定评估和调整。在创新药准入方面,把价格作为核心要素的前提下,也需更多考虑药企的研发成本,避免药企因价格太低而放弃中国市场。

  “在解决天价药的问题上,要坚持社保商保两条腿走路,毕竟不是所有的药品都能纳入医保,还是需要有商业补充性质的保险。商业保险也可以学习借鉴社保的谈判经验,建立一定的行业标准,和药企形成一定对接。”朱铭来说。

  蓝皮书称,近年来的医保改革促进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临床对于进口药品的依赖性也有所缓解,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鼓励作用凸显,进一步助推医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来源:第一财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