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认为,种植牙产业链跨度大,下游医院端费用占比较大,“传统观点认为,种植牙支付的费用中25%为诊疗费、75%为耗材费,其中16%为修复材料,59%是种植牙系统”,“消费者支付的钱更多流入了口腔医院,用于支付医师费用、市场推广费用,购买医疗设备、口腔医院盈利等”。
【集采】宁波、四川率先出击,集采后种植牙降价空间有多大?
2022年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释放扩大集采信号。会议指出,“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去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亿元。”
事实上,2021年,就有人大代表对国家医保局提出将“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幷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
当时国家医保局回复,“将规范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拆分过多过细的项目进行整合”,“指导地方将种植体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实施,将涉及种植体的回扣等医药商业贿赂案件纳入信用评价范围,采取约束措施。”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宁波、四川开启了种植牙医保支付、集采降价等工作。
根据宁波医保局官网,2021年8月,宁波市约谈5家进口种植牙供应商召开座谈会,“要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让种植牙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对于医保局提出的价格谈判方案,在场的多数供应商表示赞同。”
紧接着在2021年11月,四川省发文,开展口腔种植体、修复基台、种植修复配件等产品的信息申报工作。
这样的集采决心,让消费者对于集采有了更多的期待。张女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已经在规划未来为父亲接种种植牙,“如果真能几万,我就决定给他做。”
那么,集采能让种植牙降价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