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担心,是来自以往集采的降价力度。1月14日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公布,人工髋关节、膝关节集采产品平均降价82%,预计惠及近1100万患者,每年减负近3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级药械集采已经进行到第6轮,即胰岛素专项集采。2021年,42个胰岛素专项集采品种平均降价48%,集采中标的胰岛素最高降幅达到了74%,预混人胰岛素的最低价格降至17.89元/支。
前五批国家集采药品和冠脉支架全年节省用药费用近1700亿元。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要求,“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今年底前,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
对于国内的种植牙赛道来说,集采背后是巨大的种植牙市场。
根据国海证券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28颗,对比韩国的每万人632颗来看,有21倍差距。按发达国家渗透率每万人200颗,价格以目前的50%计算,我国种植牙市场空间可达1060亿元,未来十年种植牙赛道高速增长确定性强。
财信证券也表示,“总体来看,我国口腔疾病的治疗率整体偏低,后续若种植体等相关口腔耗材纳入集采,有望推动龋齿治疗率、正畸渗透率、种植体渗透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我国国产口腔种植体产品正在不断丰富。1月30日,记者在我国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纪录中检索发现,相关“种植体”有22条纪录,其中包括北京大清西格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新华口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注册。
此外,国内企业在种植体研发上也不断有新进展。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大博医疗、迈普医学、康拓医疗、楚江新材等企业的在研项目中,都包括种植体研发。
在2020年公告中,大博医疗介绍,公司有3.65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口腔种植体生产项目。迈普医学在口腔科的研发中,包括“PEEK-HA牙种植体”项目。(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云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