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肉蛋水果蔬菜在内的生鲜销售,非标品类繁多、对供应链积累能力要求极高,可以看到,即便是超市行业的多年“从业者”永辉,在宣布转型生鲜超市之后不到数年时间就彻底颠覆了这一战略、退回卖场。
而对于主打社区电商模式的“每日优鲜们”来说,挑战还要更大一些。除了标品问题之外,生鲜品类的易耗、易损同样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而这种成本被建立在“1小时达”甚至“30分钟送达”的配送承诺基础上,则直接意味着要么背后已经建立了极为科学化、现代化的供应链响应体系,要么就代表着大笔的沉没成本和没有休止的烧钱。对于后者,没有人会长期为这种亏损买单。但对于前者,生鲜电商们要想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中国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体系,必然是蚍蜉撼树式的投入。
这也再一次证明,此前平台经济所习惯的“先烧钱再赚钱”的套路不可持续。过去数年来,在资本的催化之下,许多行业都在“用互联网思维重做一遍”的梦想下出现了一批融资巨大、发展迅速的公司。只是没有长期良性发展模式支撑的泡沫,必然很快就会破裂。
所有的互联网平台,其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底座,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撑。对于接下来的创业者们来说,与其去追求大而全的“平台思维”,能不能回归到产业本身、从“快公司”思路返回精耕细作的长期主义,真正回归到解决产业发展的痛点上去,才是关键所在。(来源:新京报 作者:陈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