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又上热搜了。9月14日,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称,“我从来不吃,预制菜是猪狗食。”此言论冲上热搜,引发热议。9月17日,智纲智库工作人员回应,王志纲的言论属于心直口快的个人发言,不针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个体。
预制菜确实是一个在B端和C端表现两极分化的事物。一方面,它发展迅猛。《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在10%至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至20%,市场规模可达到1.2万亿元。很多人都深有感受:不管是线下的商超,还是线上的买菜平台,都越来越常见到预制菜的身影,老字号、新品牌都在争相推出。
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预制菜给予的评价幷不算高。《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品质升级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有54.5%的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遇到过预制菜产品质量问题,47.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产品口味还原度低,食用体验不及预期。更广泛的质疑还在于,预制菜行业目前面临标准缺失、行业发展散乱等问题,导致不少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卫生这种底线标准产生担忧甚至不信任。
“猪狗食”的说法,是对预制菜的一种极端否定论。这种大而化之的评价,当然有其片面、夸张、偏激的成分,但也道出了部分人心中对预制菜根深蒂固的评判。
作为一种完全由市场需求催生出的产物,我们对预制菜的看法,还是要回归到原点。正如很多网友所说,预制菜的产生和迅速崛起,是与都市上班一族面临的快节奏生活、高强度工作压力及其日益高涨的健康观念高度适配的。预制菜省去了洗菜、配菜等诸多繁琐环节,降低了烹饪的难度,又在菜品丰富性和口味上尽量接近了在外下馆子的所得,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平衡从优的选择。哪怕要牺牲部分口味、营养,很多人也愿意接受性价比较高的预制菜。或者说,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不管是预制菜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还是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因为个人对预制菜的否定态度,而受到实质性影响。只要预制菜的相对优势还在,需求就还在,预制菜行业就会继续壮大,市场就会继续纵深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