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美国霸权软权力的兴衰之道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8-05-06 00:11:30


 
  美国长期滥用其国际货币特权支持其浪费性高消费和转嫁金融危机等损人利己行为表明,作为美国霸权之关键的美元霸权已沦为国际公害,美国从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金融创新的领导者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维护者,演变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低迷的罪魁祸首,从而颠覆了其自诩的“世界经济领袖”形象。美国凭藉美元霸权翻云覆雨,虽然成为财富上的大赢家,但是其国际形象和声誉严重受损。

  第五,美国在网路安全领域肆无忌惮、贼喊捉贼。美国曾长期被视为“自由、开放、公正、守法”的代表,但是“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全球反恐防恐为由,凭藉网路科技优势,对中国和包括德、法等重要盟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乃至公民实施非法监听,甚至连美国公民也不放过。然而,美国摆出一副网路攻击受害者的样子,倒打一耙,大肆污蔑中国为窃取军事和商业机密而长期对它发动网路攻击。比如,2012年11月14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表的年度报告称中国是网路安全的最大威胁。2013年6月斯诺登揭露美国“棱镜”丑闻之后,美国贼喊捉贼的形象逐渐大白于天下,它却以“监听是各国都做的正常行为”自辩,我行我素,让全世界认清了它在网路这个全球“新公域”中“我的行为总是对的”的霸道面目。

  第六,“特朗普外交革命”严重损害了美国霸权软权力。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执政理念,高举反全球化旗帜,把美国经济利益(尤其是传统产业利益)放在首位,对WTO代表的多边自贸体制、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以及环保不感兴趣,称WTO对美国是灾难,说巴黎气候协定对美国不公平,更不把国际责任和道义放在眼里。

  第一,他上台首日就签署退出TPP的总统令,还下令全面审查美国外贸政策,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和美韩自贸协定。美国公然反对自己主导构建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致使其作为交易伙伴的诚信都受怀疑,遑论其“世界经济领袖”的资格。

  第二,他上台第七天签署“禁穆令”,对伊朗、叙利亚等7个反美穆斯林国家实施空前严厉的移民限制和旅行限制,并在美墨边境修建阻止非法移民的高墙。这些带有宗教和种族歧视的排外主义新政是二战结束以来史无前例的反全球化反移民举措,不仅加深国内分裂,而且招致国际舆论挞伐和受害国外交谴责。

  第三,他以《巴黎气候协定》对美国经济不公平为由,于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这一不顾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未来、公然抛弃国际承诺、破坏国际协议之举,不仅加剧国内分裂(民主党坚决反对,连美国国务卿、能源部长及特朗普女儿女婿等人也反对),也遭到包括美媒在内的国际舆论猛烈抨击。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此举是进入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最大的外交政策错误,甚至称特朗普对全球秩序构成威胁。〔29〕因此,奉行经济民族主义、种族排外主义和军事强权主义的特朗普在对外关系中特别强调经济“相对获益”和军事威慑而轻视外交平等协商和国际责任,完全没有“世界领袖”的风范和气度,其当政(相当于美国历史上杰克逊政府与里根政府的混合)几乎完全毁掉了美国霸权软权力。

  总之,美国在“9·11”恐袭中获得的普遍同情很快被它借机推行以侵略伊拉克为高潮的“新帝国”战略所导致的世界性反美主义所取代,该事件成为美国霸权软权力由盛转衰的转捩点。“2002—2006年间,强烈的反美主义——无论是民意调查显示的还是政治游行表现的——在全球随处可见。”〔30〕2007年1月的一项世界性民意调查显示,世界上只有29%的人认为美国扮演了正面的角色。〔31〕连美国人也认为美国的国际形象主要是负面的。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从世界经济领袖蜕变为经济危机的祸首,美国霸权软权力进一步下降。据2010年5月20日外媒报导,一项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负面,近半数受访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下降。〔32〕而2017年特朗普一上台,就把美国的国际信誉等软实力资产弃若敝屣,几乎彻底毁损了美国霸权软权力。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在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37个国家超过4万人中进行的全球性调查显示,美国国际形象严重恶化,其全球支持率不足50%,特朗普的国际支持率在几乎所有大国领袖中垫底,仅26%,低于普京和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小布什,认为他在发挥积极国际作用的人仅22%。皮尤中心的报告强调指出,“美国支持率的下跌是普遍的,在拉美、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对美国持积极看法的公众的比例均大幅下降。”〔33〕

  三、美国霸权软权力的兴衰之道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示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目标必然要求中国软实力崛起。习近平提出的反映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和代表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发展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核心。中国软实力建设还需要从美国霸权软实力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观”长期起着国际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但其吸引力在“9·11”后不断下降。由美国霸权的“民主制度性”与其式微造成的美国霸权软权力的兴与衰,给和平崛起的中国以诸多正反两方面的重大启示。

  启示一:价值观自信与感召力是软权力的核心要素,但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反而削弱软权力。

  价值观对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价值观不正确或扭曲,人往往误入歧途。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自卑,民族无以复兴甚至难以自立,国家无法强盛。“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支撑。”〔34〕而民族或国家价值观的感召力是其发挥国际影响的精神源泉。只有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价值观才真正具有价值观自信和强大感召力。因此,价值观自信与感召力是软权力的核心要素。美国一向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它之所以能够在不到两个世纪里从英国殖民地发展为二战后的西方领袖、世界首强和全球“民主样板”,从价值观角度说是因为美国建国后把代表当时最先进价值观的欧洲启蒙思想与北美殖民地自治、独立等价值观融合,在西方封建专制时代终结之际形成了具有自信和感召力的美式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为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价值观指引,受到世人认同与向往。“当一种价值观在世界上流行时,它就为建立新国际规范和国际秩序奠定了思想基础。”〔35〕冷战结束之初美式自由民主价值观几乎成了“普世价值观”,美国软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但是,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后冷战时代美国大肆输出美式价值观,尤其是“9·11”事件后武力向伊拉克输出“自由民主”的失败和它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灾难,导致美式价值观遭到广泛质疑,从而削弱了其霸权软权力。

  在世界需要新的价值观指引和有些国家对中国快速崛起感到担忧的当今大变革时代,在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资讯化、文化多样化和应对威胁多元化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新秩序构建中,中国应该增强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自信,高举“开放包容、平等互尊、公平正义、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大旗,大力弘扬、践行和对外传播天下主义、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努力革除专制、盲从、迷信等传统文化糟粕,增强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国际感召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仁、义、礼,本质上就是公平、正义、文明的普适性价值观,而公平、正义、文明是包含并超越平等、民主、自由因而更能引领世界潮流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因此中国要减少崛起过程中的国际体系压力,需要向世界提供一种道义上超越美国霸权的价值观,并努力实践这种价值观,使多数国家拥护中国的崛起。〔36〕但是,中国要以美国强行输出价值观为戒,必须靠榜样作用和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为世界奉献中国的思想影响力。

  启示二:完善国家治理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是国家兴盛的关键,而民主与法治的蜕变或不协调削弱国家软实力。

  二战后美国能够跃居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式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以法治、限权、制衡和自治为核心的较完备的国家制度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功不可没。假设美国立国后没有一套先进的国家制度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它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性霸权国的,即使它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大部分时间里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制度好国家兴盛,制度坏国家衰败”的真理性已被反复证明。但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设不协调甚至发生蜕化,会削弱国家软实力。比如,“9·11”事件以来美国社会右倾保守化和“极化政治”、“否决政治”对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危害导致美国软实力下降。

  因此,中国必须在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铲除官本位和官僚主义,消除制度性腐败,建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前提和根本目标的法治国家和以法治为根本手段和基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建立民主、法治、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

  启示三:国民高素质决定的民主民情是国家强盛的人力基础和强大软实力的社会基础,而社会愚昧、庸俗、腐化损害国家软实力。

  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兴盛与否、文明与否。美式民主制度是美国兴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它之所以得以维护,在托克维尔看来是因为三大因素: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其中,法制比自然环境重要,而民情又比法制重要。他认为照搬美国宪法的墨西哥没有富强的原因就是“缺乏民主的民情”。〔37〕美国的民主民情与其国民素质有关。美国人具有开拓进取(尽管早期带有殖民屠杀的血腥)的创新精神和警惕专制、自治守法的公民自主意识,而且在美式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感召下和鼓励创新进取的社会氛围吸引下,世界各地较高素质者纷纷涌入美国,从而奠定了美国软权力的国内社会基础。

  中国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全面加强国民道德、法律、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培养国民的道德自律、文化自信、公民法治意识、创新进取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攀比之风,遏制社会腐败化、愚昧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娱乐化,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才能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社会基础,刷新中国形象,增强中国软实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