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时代中国和平统一进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8-07-22 00:12:56


 
  二、全面贯彻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积极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在国家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两岸关系发展变化,围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指导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今后一个时期,虽然台海形势仍将复杂严峻,统一进程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但是实现统一的内外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陆比以前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强大的能力,不仅在力量对比上对台湾形成完全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在理论上有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只要我们准确掌握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并且加以全面贯彻,就一定能够驾驭复杂台海形势、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两岸关系发展朝着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向迈进。

  (一)指导思想: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1、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推进国家统一。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 ⑥“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⑦“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同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⑧“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⑨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具体目标和路线图,体现出两岸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祖国完全统一,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际上使中国统一的时间表呼之欲出,等同于提出了没有统一时间表的时间表。这些意涵深远的思想,不仅以“中国梦”昭示了两岸共同的前途命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将完成祖国统一与实现民族复兴有机统一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一家亲”是对同胞爱、手足情最生动的表达,是新时代做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指标。“两岸一家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强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⑩“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同时,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⑪习近平“两岸一家亲”理念实际上是其“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治国理政理念在对台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本思想。今后一个时期,大陆仍将继续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对台工作中去,理解、关心、信赖台湾同胞,体察瞭解他们的意愿和诉求,满腔热情为他们多办好事、实事,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二)基本方针:与时俱进地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时,首先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之所以要继续坚定地坚持这一大政方针,是因为它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最符合两岸同胞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最佳方式,它也是历经风雨考验、被实践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最佳模式。

  关于“和平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⑫这两句话中用了三个“最”字,充分彰显大陆领导人坚持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和善意。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可靠保障与最后手段。如果承诺不使用武力,和平统一就会变为不可能。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对非和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分裂图谋的。非和平方式是被迫使用、最后使用的手段。

  关于“一国两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⑬这是对坚持一中原则的坚定性和两岸统一后的制度安排提出更具发展性、开放性、包容性的论述。一旦两岸能够按照“一国两制”方式和谈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将会得到大大丰富和发展,就能够共同创造“一国两制台湾模式”。

  在未来的统一进程中,“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国”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两制”应服从和服务于“一国”这个大原则。在“一国”前提下,“两制”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既要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又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无论在统一前还是统一后,“一国”前提下的“两制”都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可以通过两岸和平谈判共同去充实和发展。此即中国政府一贯宣导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体现了“一中”原则性和“两制”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也展现了祖国大陆的极大诚意和高度务实的态度,反映了“一国两制”的精髓。总之,“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三)根本支撑:立足于自身发展壮大基础上,防范化解风险、推进统一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解决台湾问题也是如此。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域去谋划推动统一进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两岸综合实力较量的过程,实力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也是大陆具有强大自信的根本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3月在参加全国政协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上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这是在总结历史规律和两岸关系发展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制定对台大政方针的决策基点。从历史上看,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始终决定着台湾的命运前途。国家弱乱则台湾分离,国家强大则台湾回归。

  过去几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形成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大陆的迅猛发展和巨大进步,对台湾民众的心理产生极大冲击,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过去我们之所以能推动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都奠基于大陆自身的发展进步,促使台海形势不可逆转地朝着有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说明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可行的。

  未来一个时期,我们仍要始终抓住改革开放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角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对台工作。尽管今后的台海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是,只要大陆自身力量在不断壮大,就能不断扩大对台湾的战略优势,始终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两岸关系基本格局持续朝对统一有利方向发展的态势,不仅不会改变而且将愈益强化,各种风险挑战也就容易迎刃而解。这一大趋势要求我们要继续保持战略信心、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陆强台弱”的两岸实力差距越拉越大,中美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围绕解决台湾问题的综合实力对比将越来越悬殊,大陆对台将形成全面压倒性优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基础将更为坚实,各方面条件将更加充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湾民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将更加强大,美国等外部势力插手的空间和机会越来越小,消极破坏作用将越来越无足轻重,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将不断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不断对和平统一进程产生决定性作用,祖国完全统一自然水到渠成。

  (四)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

  未来一个时期,无论两岸统一进程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不会有任何动摇和妥协,这是总结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得出的核心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一中原则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为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所充分证明,背离它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恪守一个中国不仅必要而且十分关键。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了独特作用,不仅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试金石”和“照妖镜”,更成为两岸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和“两岸关系之锚”。

  从过去的经验教训看,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良性互动,无论是两会协商、国共合作还是两岸当局的合作,都能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非常丰硕的成果。反之,就会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两岸关系必然会动荡难安。“九二共识”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两岸关系的两条道路和两种前景。“九二共识”是中国人解决两岸分歧的智慧结晶,是在一中原则基础上暂时搁置政治争议的典范,其核心是双方共同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均将其写入党代会报告,表明了大陆对“九二共识”的高度重视,认同“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同属一中”,不仅是建立两岸政治互信、打破僵局的基础和题中之义,也是两岸携手合作、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

  未来一个时期,无论岛内政局和台海局势发生什么变化,大陆始终会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与台湾当局和各政党交往的基础和条件,一把尺子、一个标准量到底,顺之则昌,逆之则乱。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仍将会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战略性作用。“九二共识”管用好用,需要珍惜它,维护它,正确理解它,用好用足这一中国人的重大发明,为突破目前的两岸政治僵局、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总之,坚持一中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应有的根本立足点,两岸之间的所有政治分歧都应该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寻求解决办法,这是一条不可松动、不能逾越的底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