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16+1以“和合”释疑虑 以开放正视听
http://www.CRNTT.com   2018-07-09 10:30:01


当地时间7月6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与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共同会见记者。
  中评社香港7月9日电/7月6日,美国打响对华贸易战的同一天,中国总理李克强到访保加利亚,幷于翌日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领导人会议(以下简称“16+1会议”)。这个强调开放、务实、多赢、互助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在美国一意孤行、唯我独尊的单边主义喧嚣中,发出力挺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强音。

  法国《欧洲时报》7月8日载文《“16+1”:以“和合”释疑虑 以开放正视听》,文章说,16+1这一大国与小国务实合作的平台,已经有六年的历程,六年来,各方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使这一合作,取得可圈可点的成果。在本次会议上,中国与16国总共签署了20余项双边合作协议,李克强宣布将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为中东欧地区再投入数百亿欧元,促进当地发展。李克强还在会上表示,中方有意通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参与相关融资。他许诺,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改革,市场将进一步向外国资本及商品开放,这将为欧洲国家、尤其是欧盟中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成员国带来新的商机。保加利亚总理则相信,与中方的合作能够为东欧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善提供新的动力。

  但这样的双赢、多赢滋味,恰恰似乎成了有些“吃不到葡萄”者的酸楚。

  一些欧洲媒体与“砖家”,戴上习惯性的有色眼镜,继续对这一完完全全由其11个成员国自由自愿参与的合作,打上“莫须有”的政治烙印:质疑16+1是搞地缘政治,因此16+1合作面临“分裂欧盟”的压力。看到这里,明眼人会哑然失笑:究竟是谁应该感到压力呢?

  李克强在会上强调,“16+1合作”是中欧合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有利于欧盟实现均衡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16+1合作”始终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欧盟法律框架,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搞排他安排,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大平台。实践证明,“16+1合作”既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了新引擎。

  李克强面对记者时说,这一合作不是为了在欧盟内部打入楔子,“一个强大的欧洲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欧洲遭到削弱,对于中国也同样不是好消息”。

  如果说中国立场总是不足以打消西欧疑虑的话,听听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怎么说:这一会议的宗旨之一就是让欧洲更强大。“16+1合作”目的是加强而不是分化欧洲,它有利于帮助欧盟内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加快发展步伐,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欧盟平衡发展。这一平台为中东欧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包括保加利亚在内的巴尔干半岛国家,既是中东欧国家,也是欧盟成员,因此有关合作既有利于中东欧国家发展,也有利于欧洲整体发展。中东欧国家愿同中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动“16+1合作”取得更多积极成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