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正在山东胶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秧歌节,不仅吸引了山东、安徽、辽宁的民间艺术团,还吸引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专业民族民间舞人士参加。他们不是来展现精湛的专业技艺,而是来寻找汉族舞蹈“根脉”,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汲取营养与能量。
“学院派”致敬“草根派”
在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上,胶州民间秧歌团队奉上了《扭花扇》《秧歌乡的孩子们》等原汁原味的胶州秧歌表演,让到场的民族民间舞专家赞不绝口。
“到了胶州秧歌之乡,看了原汁原味的胶州秧歌,真是感觉到中国民间秧歌博大精深、精彩纷呈、气势宏大、技艺精湛,令人震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苏自红说。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周蓓此次带她编导的作品《母亲的麦田》来秧歌节展演。她说,秧歌等原生态民间舞是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活化石”。《母亲的麦田》表达的是一种大爱、大情怀,编舞手法是写意,但动作语汇却是传统的,实际上就是秧歌。
“学生很难接触到原生态民间舞来源的生活场景,这次来就是让学生深层次感受舞蹈动作背后的真实情感。”周蓓说。
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张诗羽表示,这次来就是扎进孕育民族民间舞的“泥土”中,用这方“泥土”滋养舞台舞蹈。“这里是我们舞蹈的‘根’,我们离不开这个‘根’。”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大四学生王雪柔带来独舞《孤月杳然》,她说:“我尝试用民间舞蹈语言,来表达现代人情感。”这位年轻舞者说,现场观摩胶州秧歌,她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罗斌说,“胶州秧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象征着我们的‘根’,不仅代表过去,更蕴含着一种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