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http://www.CRNTT.com   2018-10-22 17:28:21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内容提要: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在一些国家抬头,引起许多外国学者的担忧和批评。学者们指出,经济全球化促进活跃的经济行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入的国际合作,给全球带来增长和繁荣,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的是明智、有效的国家政策,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逆全球化会破坏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降低本国民众福利、妨碍具体问题解决、导致全球责任真空,必须高度警惕其危害。

  逆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社会情绪和思潮,而且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行为。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在一些国家抬头。逆全球化的言论和行为违背时代潮流,其危害性引起许多外国学者的担忧和批评。

  逆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典型表现

  公然提出“本国优先”、挑起贸易战、实行单边主义政策等,是这一轮逆全球化的典型表现。比如,美国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也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现在却将其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替罪羊”,变成了逆全球化的主要鼓吹者和策动者,四处挑起贸易战。在斯蒂格利茨、萨默斯、萨克斯等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打着维护本国利益、劳工利益幌子试图扭转全球化进程的举动,既不能解决国内问题,又损害长期精心构建的国际形象。

  提出“本国优先”。美国学者马克斯·布特在2016年发表于《外交政策》上的一篇文章中,将“美国优先”总结为这届美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即对全球化大加攻击,声称自己不代表世界,只代表美国。他强调,“美国优先”是美国孤立主义回潮的征兆。对此,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批评说,固然要对本国利益负责,但是不能将本国发展与全球发展割裂开来。

  挑起贸易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前政策研究专家劳伦斯·钱迪撰文指出,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引发贸易战。以本国优先为逻辑起点,贸易保护自然成为其经济主张。皮尤研究中心在《公众不确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分歧》报告中指出,“美国优先”的政策坚持“以利为先”原则,是经济民族主义与重商主义的回归;名为追求公平贸易,实则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强行对其他国家施加贸易压力,破坏稳定的世界贸易格局。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2017年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累计出台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1191项,居于二十国集团(G20)之首。美国的攻击性贸易举措引起国际社会及其西方盟友的强烈不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