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芬太尼为中美关系“消毒”
http://www.CRNTT.com   2018-12-10 10:41:55


 
  因此,防止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滥用,外源性的漏洞要堵上,内因性的短板更要重视。而且外源性的药物输美通道是全球性和多元化的,不能仅仅归咎于中国。至于美国人滥用此类药物的内因,就是美国人自己的问题了。

  中国曾有鸦片战争的历史伤痛,对于毒品的记忆比任何国家都深刻。即使是阿片类药企和药物,也都处于严苛监控的制度框架内。对于美方诉求,中方几乎是很爽快地予以正面回应。因此,芬太尼成为习特会的重要议题,不是因为中国方面的偏差,而是美国滥用药物严重。当然,中国也承诺对输出美国的药企和个人进行处罚。

  也有观点认为,美方突然抛出芬太尼问题,凸显美国对华贸易博弈策略的严密性,也折射出中国在对美谈判上的缺失——抓大放小、不重细节。简言之,美国提出芬太尼问题,让中国陷入被动。其实非也。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讨论与合作一直在进行。

  去年8月,中美两国还联合执法打击芬太尼走私,摧毁了一个从中国到美国的地下走私网络,逮捕了21人。2019年,美国缉毒局也将在广东设立办公室。可见,芬太尼幷非新问题,拿到习特会的台面上来,反而彰显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人滥用止痛药的焦虑,也折射中国“精彩的人道主义姿态”。因此,芬太尼议题不仅不是美国突然抛出让中国难堪的议题,反而是中美合作的一大成果。

  一场贸易战,让中美关系的“两强”属性更加清晰。简言之,特朗普以“极限施压”的方式,让全世界明白了“G2(两国集团)”的真正内涵。美国使出浑身解数,幷未让中国伤筋动骨(在此情势下的中美讲和),美国也仅仅维持“90天期限”的优势。中国作出让步,美国见好就收,对双方和全球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当中美贸易摩擦被芬太尼冲淡时,也许映射了中美博弈的有趣问题——魔鬼藏在细节里。也许美国更要关注长期积累的“国内病灶”,而不是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全面冲突。看似微小的“社会内伤”,才是制约美国“再次伟大”的大难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