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盘活高校知识资产 不让专利变“奖状”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14:05:36


 
  经过三年的合作,合作企业的产品供应了国内十多家公司,并出口欧洲市场,取得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联合国内多家企业发起制定产品团体标准和产品检测方法标准,团体标准于2019年7月颁布实施。

  一个50万元的横向项目经过三年的运作,能取得这样的成效,龚爱华多少有点意外,同时他也庆幸,在合作之初,团队就已经谋划好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让事宜,菌种、配方以及功能评价的相关专利归研发团队所有。

  过去,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视为国有资产,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力度较小,激励作用有限;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瓶颈逐一突破。

  目前,江苏大学已颁布《江苏大学专利分割确权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在专利投资入股前的权属的分割,让创新团队最高能持有90%的份额。龚爱华的2个专利也成为学校最早一批进行专利分割确权的专利,他持有了入股前90%的权属份额,这也让他转化成果再无后顾之忧。

  制定专利分级标准、优化专利评价制度,强化对重点成果PCT申请支持、优化专利资助政策,启动专利确权分割试点工作……目前,围绕从创新端到应用端实施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江苏大学已开展系列知识产权制度优化工作,不仅为后端的专利转化奠定基础,而且也为科学确定个人和学校之间合理的权益分割和分配提供支持。

  截至2019年底,江苏大学近三年发明专利转化616件,占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量的23%;江苏大学维持10年以上有效发明专利145件,其中转化61件,转化占比4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