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破解“择校难” 关键在找准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0-05-22 12:24:00


 

  早些年,办义务教育,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教育,开始创办示范性学校等,期望以打造部分优质学校的方式“以点带面”,但“现实很骨感”,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优秀教师、优秀校长过于集中在少数学校,好的学校越发展越好,弱的则愈弱”。

  据了解,教育部自2017年起在副省级以上城市推行“多校划片”做法,力图化解“学区房”问题。“多校划片”,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而学生最终入读哪个小学初中,则用“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分配。这种方式看似体现了社会公平,但却会让部分原本可以就近上学的学生被迫“多跑了路”,甚至“舍近求远”。

  从本质上讲,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出现“择校难”问题的根源。优秀的教师没有充实到薄弱学校去,优秀的校长没有用在薄弱学校的管理提升上。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转而对学生采取“多校划片”抽签方式择校,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入学公平则是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要在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抓住关键、找准路径。

  有专家坦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问题,其基本路径应该是让优秀教师资源均衡分布到各个学校;对校长而言,好学校相对管理难度小,而较差的学校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应该让优秀校长在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过程中体现价值,而不是在条件优越的好学校“做官”,以被迫学生“择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