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贵州治理早婚早育阻断“贫困循环”
http://www.CRNTT.com   2020-07-06 11:55:25


 

  “女孩不外嫁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嫁个本村亲戚很正常。”面对记者诧异的神情,村里一位16岁的侗族女孩不以为然地说。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偏远少数民族村落,十五六岁的女孩嫁给本族男子,在过去甚至是一种不成文的传统。

  17岁的瑶族女孩覃晨碧特别怕“提亲”,这两年戏劳村里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差不多都结婚了,唯独她自己还不甘心。初中毕业后,她没有听从家里人的安排准备婚嫁,而是自己报考了职高护理专业。“三年后毕业了,我就去乡里的卫生院工作。”覃晨碧说。

  黎平县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办公室副主任马林在基层走访中发现,随着年级升高,男女学生比例差距急速拉大。比如双江镇高求村,男女生比例小学为1.2:1,初中为2:1,到高中就成了13:1,村里没出过女大学生,只有一个女孩在读高中,考上大学的男孩却有9个。

  长期从事未成年人保护的贵州省政协委员陈会琪,曾以贵州东部少数民族较为聚集的某县为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11月,该县登记10—19周岁妇女20937名,早婚人数2222人,早婚率为11.47%,其中14周岁以下的有73人。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一般,就让其放弃读书,带他们外出打工,或早早嫁娶成家。”一位在贵州支教多年的东部地区教师,对当地早婚早育问题深感忧虑。县医院一位领导告诉他,曾接诊过一个16岁女孩,竟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要为肚子里发育不良的第三个孩子做手术。由于没有人在手术单上签字,医院也没法为她手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