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克勤克俭 古人家训、家书这样传承好家风
http://www.CRNTT.com   2020-08-15 09:37:25


(图片来源:搜狐网)
  中评社北京8月15日电/据人民网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与爱惜粮食,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承。今天,让我们走近古代大家的家书与家训,传承节俭惜食好家风。

  《诫伯禽书》是中国第一部家训。西周时期,周公受封鲁国,因周公需辅佐君王左右,长子伯禽便代为受封。周公在家书中告诫伯禽要态度谦恭、生活节俭、时常敬畏。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幼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开篇便告诫诸葛瞻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浓缩了诸葛亮一生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哲理思考,也表达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深厚期望。

  源贺是北魏名将,延兴四年因病致仕时留下遗令,告诫两个儿子为人、为官时要遏制恶行褒扬善行,亲近贤人远离奸佞;眼看耳听,务求掌握实情;侍候君上忠诚勤勉,对待自己清正俭约。

  为告诫子孙,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记述了一生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之谈,着成《颜氏家训》。在“治家篇”中,颜之推警示后辈要平衡施与奢、俭与吝,做到乐施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

  《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警示其子司马康而着的家训,尤其强调“节俭”二字。司马光告诫曰,节俭可以抑制人的贪欲,让人脱离物欲役使,走上正路,勉励儿子司马康俭以养德、正直行事。

  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阐明修身治家之道的著作,是古往今来颇受尊崇的启蒙教材。文中,朱柏庐训诫晚辈要节约粮食,勤俭行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是广为引用的向俭名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