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舞台美轮美奂之后,不如重读《浮生六记》?
http://www.CRNTT.com   2021-01-20 09:56:26


昆曲《浮生六记》2.0版登台上海大剧院,图为彩排照。(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文汇报报道,昆剧《浮生六记》开场的时候,芸娘已经死了,沈复在回煞夜苦等亡妻魂归。这戏演到最后,芸娘本人始终没有出现,即便是生旦缠绵的戏份,出现的也只是沈复执念唤出来的女鬼。才子佳人虽人鬼殊途,却上演春色旖旎的富贵行乐图。昆剧《浮生六记》词写得美,戏做得美,舞台上一切细节美轮美奂,隔着这样风花雪月流光溢彩美满纯爱的滤镜,观众可还记得沈复《浮生六记》的风貌?

  “最可爱的女人”,并不是丈夫凝视的魅影

  俞平伯曾为《浮生六记》1923年重印版写了序,他提到:“作者沈复是个习幕经商的人,不是什么斯文举子。偶然写几句诗文,也无所存心。”这序文结尾微妙得很:“我岂不知这是小玩意儿,不值当作溢美的说法;然而我自信这说法不至于是溢美。”那么,这本被形容成“无酸语、赘语、道学语”的日记,到底值不值呢?林语堂在1939年的汉英对照本《浮生六记》序言里直率地写出: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显然,《浮生六记》这本“作者偶然写就,无所存心”的“小玩意儿”,若不是因为芸娘,很可能早已在时光的尘埃中风流云散。

  沈复落笔时,妻子陈芸确乎是过世了,在《闺房记乐》一卷,他几次悲叹妻子早逝,如, “乐极生灾,白头不终之兆”“布衣菜饭,不必作远游记,今即得有境地,预知已沦亡,可胜浩叹”。把《浮生六记》中与芸娘有关的内容摘取出来,当然可以看作一部深情的悼文——

  他们之间有儿女情长的闺房意趣,但即便在闺趣私话中,芸娘仍是一个有独立审美趣味和判断意志的人。她和丈夫交流时,能有理有据地声张自己的文学主张:“杜(甫)诗锤炼精纯,李(白)诗激洒落拓。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她虽然在大家庭的日常中 “迂拘多礼”,但是对家庭生活之外的世界充满好奇,当丈夫因家族事务外出时,她愿与同行,因为念着途经太湖,“一宽眼界”。看到“风帆沙鸟,水天一色”的开阔景致,她感叹:“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想闺中人有终身能见此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