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影视领域经历了多次主旋律作品引发“全民参与、全网讨论”的景象。2019年的国庆档电影市场是首个只有献礼片的主流商业档期,却也是历年国庆档票房之最,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不仅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更营造了全民传唱主题曲的观影氛围。更重要的是,国庆档的市场成功中,还蕴含着中国电影的产业未来——正是在国庆档电影的贴片预告中,观众开始期待一个类型多元的2020年春节档;而充满市场活力的国庆档氛围,则进一步引发了对“最强春节档”的期许。尽管2020年的春节档最终因疫情影响没能到来,但一个以献礼片为主体的主流档期能够对中国电影市场形成引领作用,却已经被提前证实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了全球影视产业。当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影视作品还在谨慎地调整排片和档期时,中国却以一种特殊的创作方式,广泛动员创作力量,完成了高评分、强话题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鲜活现实进行了快速回应,实现了文艺作品与观众、与时代的即时性对话,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独有的生产优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观众的文化期待也经历了深刻的改变,那些更能联系中国观众普遍情感的优秀作品,正愈发变得具有文化和市场的引领作用。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向来在中国具有票房号召力的“诺兰出品”和迪士尼电影未能成为激活影市的关键力量,而2020年的国庆档和《我和我的家乡》却能够延续上一年的市场奇迹,兑现主流文艺作品的引领价值。
这些持续引发话题的影视作品,当然得益于其个别意义上的创制经验:无论是《山海情》和《大江大河》系列等“正午阳光”式精品剧模式,还是《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主旋律叙事上对“小正大”的结构实验,抑或是《在一起》对现实生活的紧密再现,都体现出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新实践。但对2019年以来中国影视文化的观察,却要求我们在一种更广泛的意义上回答:主旋律作品难以抵达青年观众的迷思是怎样形成的?
重估基于统计学的创作原则
在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节点中,与当下关联最紧密的是2013年。前一年,中国内地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以影视大国的姿态进入影视生产的全新周期;与之相伴的,是2013年开始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实践,以IP开发为代表的生产实践,以“粉丝电影”为代表的营销实践,以“春节档”为代表的市场实践,以及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消费实践。正是这些元素的汇聚,构成了2020年之前中国影视的产业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