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基于“大数据”的产业竞合、影视创作、品牌营销和市场规划,成为2013年以来影视领域的最突出特征,不断下沉的主力影视观众年龄则成为数据分析的主要对象。年轻观众被按照性别、地域、文化程度和消费习惯进一步细分,成为不断流入影视行业的资本的主要盈利依据;也是从那时起,一些基于数据统计结果的“爆款公式”成为了主导影视生产与创作的原则。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消费行为的测算和预估,倒置成了影视创作的前提和逻辑,而原本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影视文化,被资本的数据原则分裂成了无数细分市场的“统计学”文化。
正是这种资本逻辑所主导的、基于统计学的创作原则,事先为主旋律电影寻找了“目标受众”,并声称其与青年观众绝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发现《山海情》等作品的最大价值:它让我们重新寻找到一种统一的,不被资本的数据原则所分裂的审美团结。
2020年之后的中国影视产业,正在经历又一个崭新变化,主流影视文化正从消费主导向文化需求过渡,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站在影视产业的建设基础之上,进一步询唤能够团结大众审美的主流作品,应该成为全新历史周期的新主题。
而那些引发广泛共鸣的作品,正是能够投射最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文艺。在马得福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生活个体所蕴含的丰富历史话语,并经由他们看到文艺创作对历史的纵深感与社会结构深层部分的回应。可以说,这种以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创作观念,是凝结大众审美统一的真正动力;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的创作观念,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回应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进一步形成更多元的文艺市场景观。
而对于新时代的主旋律创作而言,也只有抵达包括青年观众在内的更广泛受众,才算真正完成了其创作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