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大公报 |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明日大屿”填海研究料年中展开,发展局局长黄伟纶重申,填海是唯一可以真正增加土地来源的方法,其他开发方式仅“左手交右手”,未能增加土地总量;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陈家强认为,填海经济效益大,只要有不同融资方案作平衡,例如发债及公私营合作等,不担心香港无力负担。
明日大屿填海研究年中展开
“明日大屿”填海计划获立法会拨款5.5亿元进行为期42个月的工程前期研究,黄伟纶昨日出席“团结香港基金”论坛致辞时表示,填海与香港发展密不可分,本港有6%土地是填海所得,承载全港七成商业用地及三成居住人口。填海不但可解决住屋问题,亦可处理教育、社福等社会问题。
他又提到,涉及填海1000公顷的“明日大屿”工程研究正进行招标,预计年中会批出标书并展开研究,需时三年多,其间会有一系列公众谘询。他强调,政府明白市民对填海有不同意见,但其他方案包括土地改划、新发展区及收回棕地,都只是“左手交右手”,希望公众支持计划。
同场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科大工商管理学院兼任教授陈家强认为,填海是最快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会很大,估计东大屿填海的商业价值“好犀利”,并将成为21世纪的新商业中心区,“我可以担保,该计划一定可以回本”,但政府要控制好成本,可考虑发债、公私营合作等不同融资方案。
带来18万公营房及可观收入
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填海造地不能一有反对声音便不做,“明日大屿”是具前瞻性的长远投资,不但能带来可观的卖地收入以及1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更能在经济下行时发挥逆周期作用,透过基建项目带动企业积极投资,创造多个基层与专业职位,维持社会整体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