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秦亚青:经典思想与现代国际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25:01


秦亚青教授。(图片来源:线上会议截图)
 
  【中国学派与中国经典思想与西方思想的沟通中产生的】

  秦亚青指出,中华经典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学派产生于中华思想与西方经典和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沟通之中。他强调,过去对中国经典思想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文化与哲学区域,但安于一隅是不足取的,对中华经典思想的研究需启迪其他学课的理论创新。

  谈及如何将中华经典思想如何用以启迪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学科,秦亚青举例说明了中国经典中所存在的“整体性”、“关系性”和“道德追求”。

  一、世界的整体性:天下
  何为天下?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仅只有王权思想,还蕴含着统一、整体的概念。

  二、人类社会的关系性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从这句话中可以抽象出如下观点,即关系规范界定了人与社会秩序。这一点与梁漱溟的“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体本命,也不是社会本命,而是关系本命。”的论述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将其概念化为关系性,即relationality一词。

  三、人的终极追求:道德
  “内圣外王”的概念可以抽象出以下三个观点,一是和谐身心,即道德修养是一切善治的根本。二是和谐己他,即以道德修养深厚之君子为前提。三是和谐世界,即以和谐关系为基本标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