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直播等13类APP无须个人信息
http://www.CRNTT.com   2021-03-23 12:42:0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APP运营者收集数据的好处很多,最为普遍的是挖掘用户数据,形成推送,这种广告推送的精准度很高,利于达成交易,但这些信息收集一般不涉及敏感信息,“脱敏”之后,用户习惯依然可以精准挖掘。当然也有APP运营者进行个人信息买卖非法获利,这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最终导致骚扰电话和诈骗短信泛滥。

  体验

  网络借贷类APP被允许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有用户表示,朋友通过微信APP中发送语音消息的方式向自己推荐了一家酒店,此前自己从未听说过该酒店。当自己打开携程APP时,搜索栏中的底纹字样就显示该酒店,令自己十分震惊。而自己也根据推荐,点击“搜索”按钮,最终成功预订了该酒店。“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个环节泄露了我的隐私?”该用户表示,这样的精准营销的确非常受用,但也令人害怕。

  《规定》明确要求,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同时对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作出了相应规定。

  比如,即时通信类APP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账号信息:账号、即时通信联系人账号列表;网络支付类APP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注册用户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限、银行卡号码;网上购物类APP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收货人姓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