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绿色制造领跑产业链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09:20:00


  中评社北京4月12日电/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占地3.5万平方米,1500架机柜的年均电能利用效率仅为1.32。该数据中心全年约有10个月的时间使用自然冷源制冷模式。此外,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均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实时调节温度,大大减少散热所需的能耗。

  “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数据产生量和处理量快速增长,减少数字经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新课题。”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意味着我国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说。

  制造业空间布局面临调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赵卫东认为,从全球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实现碳达峰的。中国按2030年碳达峰计算,届时人均GDP约2万美元,城镇化率7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碳排放达峰是在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人均GDP水平不高、城镇化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既对我国制造业产生重大挑战和变革,也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创造新机遇。

  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郭士伊认为,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应用逐渐减少,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氢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会越来越多。生产要素的变革将导致制造业空间布局发生变化,东北、华北、西北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与西南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将获得新竞争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推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氢能、绿色建筑等一系列新产业、新领域出现,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创造新机遇。”在郭士伊看来,制造业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从事低碳绿色产业的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而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可以通过研发绿色低碳技术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随着欧盟、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将进行新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并形成新产业格局。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会通过强化供应链的碳排放管理,推动各级供应商开始低碳转型,全球生产网络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大潮流。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对目前的全球生产格局产生冲击。”郭士伊说,在发动机、飞机、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要迎头赶上的难度非常大,但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低碳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小,甚至在某些领域或环节占有优势,碳中和为中国制造实现“超车”提供了新赛道。

  行业龙头率先构建绿色供应链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制造重点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标准等关键环节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通过示范项目带动整个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取得较好效果。

  “‘十四五’期间,要打造更加绿色的制造体系,带动整个工业乃至经济结构的低碳转型。”赵卫东说。

  推动产业向绿色转型,科技型制造企业责无旁贷。“通过推进终端产品和信息通信行业碳中和路线,可以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甚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绿色改造和可持续性发展。”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介绍,联想打造了集“绿色生产+供应商管理+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包装”于一体的信息披露平台,拥有上百万供应商和部件组成的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其中95%以上的供应商都符合绿色规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