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惩教署“智慧训练” 应对“知识型犯人”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10:06:48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早年的囚犯,大多涉及黑帮分子,现在却多了大批涉及黑暴的“知识型犯人”。要管理这些“知识型犯人”,惩教人员也要不断增值。

  三年前,惩教署开始推行“智慧监狱”,其中一部分“智慧训练”的目标,是透过创新科技,提高培训的专业性和效率。惩教署是全港首支将虚拟实境技术加入入职训练的纪律部队,与时并进的培养训练,务求将惩教人员的个人潜能发挥到极致。\大公报记者 王欣(文) 文皓(图)

  “你(囚犯)过嚟进行搜查……转身……响机㖞……过多次……出示你牌仔(囚犯身份证),搜到你有违禁品,要就监狱规则向你惩处……(其他囚犯起哄)冷静,冷静,退后(按动警报器通知其他同袍到场增援)。”大公报记者直击的“智慧训练”,正是惩教署人员有可能面对的“监狱风云”。

  “一个错误决定,随时令监仓大乱”,惩教署职员训练院副院长简文杰指出,为了令学员明白到不同的决定会带来不同后果,惩教署职员训练院“智慧训练”中的“衔接式处境训练”,透过加入八米阔影院LED屏幕的电子课室,营造“心战室”环境,播出不同事态发展短片,训练学员的应变及正确管理模式,避免因错误决定导致身陷险境。

  至于另一个虚拟实境训练的“心战室”,以三人一组,包括一名现职惩教员及两名学员,以旧带新。各人戴上VR眼镜后,播出的片段会令三人如置身现实监狱中的工作环境,其中包括向囚犯进行搜身程序,“若过程中企错位置,又没有与囚犯保持适当安全距离,囚犯就容易出蛊惑,自己亦可能身陷险境”。

  “以前大部分囚犯都是涉及黑社会犯罪活动,后来‘知识型犯人’开始出现,加上黑暴以来不少议员、专业人士及大学教授等也变了阶下囚,令惩教人员面临新挑战。”

  简文杰指出,惩教署是全港首支将虚拟实境技术加入训练的纪律部队,在“衔接式处境训练”过程中,教官能透过科技,记录学员处理突发情况时的表现数据,例如回应时间、击打位置和准绳度等,以用作分析及评估之用,系统亦会全程拍摄记录学员的动作及处理细节等,较过往传统以纸笔记录过程节省时间,教官可即时向学员作出检视及提出相应改善,提升教与学效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