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月,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率先启动交易。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方法》,首次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总体框架。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完成总体设计,开启建设。
2020年12月25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并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明确八个高耗能行业于十四五期间逐步纳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首批2225家电力企业正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上进行登记开户。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认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经过了长期的论证,不是即兴之作。“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演变,我们从不减排到相对减排、到总量控制、到实现碳中和。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领导者。”
齐康介绍说,碳市场制度设计可概括为五个环节:总量、分配、交易、核查、清缴。4月21日,齐康在第一财经与远景能源举办的“环境中国”培训会上对全国碳交易市场制度设计做出解读。
“目前碳配额是如何分配的呢?发电机组按照供电或供热的基准值进行分配。但是实际供的电和热,要到最后才知道,这个怎么办?那么就按照机组前一年供的电(热量)的70%进行预发放,后面再根据实际排放量对配额进行最终核定,多退少补。”齐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