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29种科技期刊进入国际前10%
http://www.CRNTT.com   2021-05-18 17:52:50


 

  浙江工业大学李瑛教授团队曾在2019年开发出了超稳低汞催化剂,解决了传统技术稳定性极差、寿命短、汞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由于这项工作创新性强,突破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统认知,大多数领域内人士对其研究结果将信将疑,这项研究成果难以得到承认和推广。

  对于破解这个困境,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催化学报》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主编李灿院士阅读来稿后再三强调:“这种富有原创性的工作,一定要保证时效性,一定要发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期刊上。”最终李瑛团队的成果迅速在《催化学报》发表,随后即被国际催化权威科学家在其综述中重点引用。目前,该成果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产品被国内多家企业使用。

  “我们不能一味地模拟西方的科学,而要思考我们的科学发展走什么路径。”蒲慕明说,“创新的方向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发展的模式也不一样,可能就要走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他看来,中国不仅仅是要对标《自然》《科学》,最关键的是做有中国自己目标、有独特性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这些科技期刊“要呵护中国的原始创新,要探索支持创新的发表模式。”据蒲慕明介绍,目前,《国家科学评论》还在探索一个新的模式,论文投来后如果评审专家意见不一致,可以写一个评论,把论文“好的地方或者有缺陷的地方写出来,放在文章后面,让文章能够发表。”蒲慕明说:“我们想尝试用这个模式,让中国学者创新性的工作能够展现出来。”

  当前,我国顶尖科学家创办新刊的热情持续高涨。据了解,2020年高起点新刊项目申请数量较2019年增幅40%,创历史新高。已入选的60种新刊涉及人工智能、先进材料、能源化学、数据科学等新兴前沿领域,已有24种正式获得创刊批覆,4种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这也意味着,我国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将拥有更多优质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