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信号密集释放 货币政策仍“稳”字当头
http://www.CRNTT.com   2021-05-27 12:38:36


 
  结构上来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投放将更加凸显“有保有压”的结构性特征,“保”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监管层可能继续推出新的直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集中,“压”则主要指向房地产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他预计,5月之后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势头会继续回落,不排除出现持续同比少增的可能。王一峰也表示,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强化结构调控,常态化的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使用,是定向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并可能形成新的基础货币投放管道。

  结构性工具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支持将是货币政策下一步发力点之一。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关工作,争取尽快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压力有所加大,美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一些国家也出现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苗头,市场对美联储下一步的举动也持续观望。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表示,美联储在2023年加息是一个合理的判断,并且全球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不会对国内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她强调,中国经济很稳定,货币政策也会“以我为主”。

  王一峰也表示,短期看,我国经济整体向好,但仍存在复苏不稳固、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处理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需要管理好通胀预期,防止大宗商品结构性通胀向消费品通胀传导。中期看,要处理好发达经济体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为应对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波动预留政策空间。他同时表示,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货币政策决策的扰动相对有限,我国货币政策各项操作仍将“以我为主”。

  王青表示,接下来,监管层或将以适度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等方式,应对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出现的波动,发挥好弹性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防范外部风险冲击,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