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货币收紧”系误读
http://www.CRNTT.com   2021-05-23 09:42:34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央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广义货币(M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了3个百分点。有人担心,这个数据意味着货币收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下降。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对于短期金融数据的波动应该理性看待。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陈果静评论文章分析,观察金融数据应先看基数,4月M2同比增速实际上是高基数下的“低读数”。2020年4月,M2同比增长11.1%,创下2017年以来的新高。这是因为,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遭遇了较大冲击,经营极为困难,因而比正常情况下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如此高的基数影响,再叠加财政存款的流动性回笼效应,今年4月的M2同比增速就显得比较低。

  再来看今年以来的信贷增量。这是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元,虽比2020年4月少增2293亿元,但仍比正常年份的2019年4月多增4525亿元。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14万亿元,同比多增3449亿元,继续保持同比多增的态势。这一方面说明企业融资需求比较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较为有力,能够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观察金融数据不应只看单月,还应拉长时间来看。从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数据看,4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6%和11.9%,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也表明中国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更是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体现。

  文章认为,2020年货币政策发力比较早,今年的金融数据同比增速在高基数基础上有所回落是正常现象。需要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国内需求加快恢复,投资动能较强,消费明显好转。4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1.1和54.9,均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外需韧性也较足,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要注意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情况仍然存在。下一阶段,仍需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定预期,精准施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