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社的风骨与新闻专业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21-06-26 00:29:52


 
  四、新闻专业主义还存在吗

  中评社的风骨追求与记者的素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闻专业主义有相通的地方。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关于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学术理论界争论很大,有人认为应该坚持,有人认为已经消亡,但是大多数人都认同需要重构。

  台湾的学者是这样界定新闻专业主义,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了其可供实践操作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第一,传媒是社会公器。新闻媒体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是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的附庸﹔第二,新闻不等同于宣传。新闻媒体必须要真实客观地报道事实,展现社会全貌,不能成为特定利益集团的宣传者,从而成为某些政治或经济利益立场的代言人﹔第三,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新闻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当代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不能将任何意识形态强加于社会公众﹔第四,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基于理性科学的原则探究事实真相,任何时候服从于事实,而不是政治或经济权力﹔第五,接受专业组织的监督。新闻媒体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批判和监督,而不能屈从于专业之外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控制。①

  这应该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标准了,执行这样的高标准的媒体,在今天的台湾、港澳及内地,都不容易见得到了。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泛滥,已经进入了公民新闻时代、“后真相”时代,媒体人早就把这样的古董的新闻专业主义丢弃到历史垃圾堆里面了。这是新闻事业的最大悲哀。

  有专家分析指出:媒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得以实现的实践层面的基本条件,没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权力之外的媒介理念和制度保障,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则仅仅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奢望。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及相关机构,为了保证其能够实现新闻的真实性,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则在实践中首先确立了其独立性的地位,新闻独立必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实践中,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都不能基于自身的利益而操控媒介,历史发展不断证明,不论基于何种目的,任何试图控制媒介独立性的行为最终引发的都是灾难。但是,显而易见,信息多元化发展使得这种操控一方面变得十分易行,另一方面又变得十分隐蔽。没有人知道,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洋中,有多少暗流涌动,推波助澜,甚至引发海啸。由于媒体的独立性无法保障,被操控的媒介极易沦为他人的利益工具。由此引发的上至危害国家安全,下至侵犯公民隐私的信息犯罪,成为现代社会防不胜防的信息病毒之殇。②

  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是深刻的,传统媒体、主流媒体如果不具有独立性,就没有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可行。在台湾、香港,很多新闻媒体都号称有独立性,但是往往被政党、财团、社团、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无法挣脱,新闻专业主义即使存在,也就是流于表面。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媒介的独立性在今天不难做到,如大多数社交媒体其实都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它们掌握在个人和群体手中,未必有政治、经济等权力的驾驭。恰恰是这样的独立媒体,却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天敌,它们的成功,很多时候都是建立在反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大时代之下,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似乎就是与社交媒体时代割席,不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固有的新闻价值观点也导致自己无法成为颠覆新闻传统的一分子,这都令传统媒体进退两难。

  有专家这样评析说:在如今的媒体格局中,网络媒体和自媒体风头正劲,幷直接导致信息发布门槛降低。不可否认,网友发帖爆料在揭露事实真相、开展网络监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样不能回避的还有自我炒作、恶意诋毁、信息诈骗等阴暗作用。所以可以看到,一些网友捏造事实或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臆断,从而使虚假信息得以炮制幷广泛传播。同时,在一个追求流量变现的媒体环境中,许多网络媒体都将点击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甚至“唯点击量”是从。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一些网络媒体为争抢新闻发布速度,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盲目依赖社交媒体信息资源,不可避免会损害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更有甚者,一些新闻客户端极力推崇算法推荐,试图以技术推送取代内容审核,堂而皇之、不加选择地发布网友自媒体内容,推送大量软色情、标题党、博眼球的信息,从而给假新闻的制造与传播带来可乘之机。可以说,一些媒体完全被市场所绑架,新闻专业主义也在追求“爆款”的过程中迷失。③

  上述论述说明,新闻专业主义在今天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中评社坚持新闻专业主义,首先得具备足够的勇气,其次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否则绝对坚持不下去,最终会一事无成。

  五、中评社要坚持自己的新闻专业主义

  1、中评社要拥有自己的并坚持不懈的新闻专业主义。中评社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不能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就无法让中评社在两岸关系及港澳舆论场获得主流影响力地位。第二,不能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中评社就难于发挥正本清源的新闻传播作用。第三,不能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中评社就会被社交媒体的信息彻底淹没,或者沦为其中一分子。中评社在2005年创办之际,网络新闻基本上还不被广泛认同,所以采取了网络媒体与通讯社结合的方式,通讯社就是引进新闻专业主义的平台,24年来中评社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不动摇,才换来了今时今日的传播力、影响力。中评社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可以不断充实,形式可以不断变化,理论可以不断创新,但是不可能废弃。

  2、中评社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内涵是:

  其一,以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为最大利益,不是以某些经济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最大利益。在台湾及港澳,财团办新闻媒体是常态,新闻媒体为财团服务也是必然。很多新闻媒体平时看起来是有新闻专业主义色彩的,但是一到大是大非时刻,就站在了财团的一方,这样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不完整的,虚伪的。作为同人媒体,中评社得以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最大原因是不与财团结伴,不为利益集团绑架。

  其二,中评社记者是高素质的报道者、研究者,而不是政治、经济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中评社是一个在两岸及港澳均不与小圈子型的媒体组织结盟的新闻媒体,对任何具有政治动机或者经济利益动机的媒体社团都敬而远之。中评社的记者不参与政治斗争,不贪图政治权力带来的利益。中评社追求新闻的最真实,而非追求权力的最大化,要能够公平公正站在各种势力的平衡点上面。

  其三,中评社有严格的“守门人”制度,信守“守门行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在1947年提出“守门人”与“守门行为”概念,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我们认为,没有“守门人”的把关精神,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就虚无化了。

  其四,高度尊重新闻的客观性。中评社的风骨以及中评社记者的素质,是支撑中评社新闻专业主义的力量,新闻专业主义,也是中评社风骨及记者素质得以构建的精神支撑。

  3、中评社面对着新闻专业主义解构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有更坚强的毅力去承受。在自媒体新闻时代,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产生了悖论。有内地专家指出“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缺乏真实性。这是“全民记者”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的首要同时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二是信息传播的功利性目的明显。新闻专业主义理论认为,新闻报道要服务于全体民众,并非某一利益团体。而在“全民记者”时代,传播主体具有多样性,这就致使许多利益团体藉助内部成员或通过利益收买的社会民众的力量传播某些信息,以达成自己获取利益的目的。三是信息发布者缺乏自律意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核心就是新闻从业人员对于自身言论的自律和自我负责意识。然而在“全民记者”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发现新闻”、“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来,全民参与必然导致信息发布者良莠不齐。④

  这三个方面,也是中评社今天遇到的严重冲击,估计这样的非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浪潮在今后会更加猛烈,中评社无可回避,必须坚韧地面对。

  事实上,在两岸及港澳舆论场,舆论乱象更甚,是非曲直几乎都没有新闻媒体可以评判了。新媒体时代的台湾、港澳的新闻专业主义确实面临大面积的消解,难于重构。这对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中评社来说,非常孤独,所承受的压力有多么大啊!没有坚强的毅力去面对,撑不到今天,需要有更加坚强的信念去迎接明天。

  4、丢失了新闻专业主义,就会迷失中评社的方向。中评社之所以能够获得两岸及港澳各个方面的肯定,中评社之所以能够成功构建网络通讯社、两岸共同媒体、智库媒体以及向大数据智慧媒体进发,中评社的新闻及评论之所以能够得到专业受众的广泛认同,关键还是坚持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专业主义而不动摇。实践说明,如果大家都放弃了新闻专业主义,任由市场绑架媒体,媒体误导社会,那就天下大乱矣。其实,在这个时候,谁拥有真实的新闻价值,谁就是赢家。中评社在两岸及港澳舆论场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虽然痛苦,但是值得,更是必要。只有这样,中评社的方向才不会迷失,中评社的作用才会更加重要。

  中评社必须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来为自己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而打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71)。

  ②《信息多元化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主义》2015年10月23日来源:今传媒作者:姚君喜。

  ③《新闻专业主义不可迷失》2014年8月1日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丁建庭。

  ④《“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源:今传媒2016年5期 作者:黄笑。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6月号,总第282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