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新课题。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经营特点突出,有类似资源禀赋特征的日本、韩国等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曾大幅降低食物自给率、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必须保障粮食自给率的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变化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新挑战,如何应对?新时代乡村建设如何统筹高速发展与绿色转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专家和地方领导进行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探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
主持人: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 孙世芳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 宋洪远
主持人: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特定的国情、农情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杜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两个明显约束。
一是供给侧的组织结构。与日本、韩国等国类似,我国的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户类型,有四个基本特点。小规模,目前全国2.2亿农户户均经营的土地规模只有0.5公顷,加上流转的土地,也仅有0.7公顷。半自给,我国很多农户不是为卖而生产,而是把家庭消费剩余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兼业化,2019年,农业收入占农户总收入比重的平均数是36%。非法人化,发达国家的农场主有法人资格,而我国的农户多是自然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是“人多地少水更少”的资源禀赋特征。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不利于生产的标准化和市场化。尽管面临多重约束,当前,我国农业领域也出现不少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农业的物质基础和装备条件显着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性收购政策,先后启动了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水库除险加固、动物疫情防治等重大农业工程。
在农业结构性矛盾倒逼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拉动下,农业产业结构变革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为农业注入新要素、新技术,农业出现新业态、新功能。
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规模经营加速。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36%,全国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总计300多万户。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不仅靠土地的流转,还有托管,全国约有36.9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托管半托管服务。
2004年至2019年间,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的比值从6.85倍逐渐下降到4.38倍。相较过去,农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快提升的阶段。
未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要立足国情农情,可以从五个方面着力突破。
第一,正确处理粮食安全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关系。资源禀赋局限叠加特殊的国际环境,必须保持粮食高自给率,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带来了系列复杂问题。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又要确保粮食安全。
一方面,我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不能片面强调比较优势,不能照搬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理解粮食安全战略,根基是能力安全,核心是口粮安全,本质是食物安全。能力安全又分为三个方面能力,第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第二是储备调节能力,第三是国际资源掌控能力。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不是要求全部自给,而是应该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安排好国内的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