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持续显现
http://www.CRNTT.com   2021-08-08 09:14:13


 
  创新动能发展壮大

  文章介绍,各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一是新成果新主体不断涌现。努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国之重器,成功组建首批9个国家实验室,全面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接续涌现。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对接,“海牛Ⅱ号”刷新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世界纪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催生了量大面广的新市场主体。上半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624万户,同比增长27.3%。二是新产业新投资快速扩张。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产品迅速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1%、41.7%、39.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14.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三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拓展。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速,云旅游、直播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1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3.7%。网购带动下快递业高速发展。上半年,快递业务量494亿件,同比增长45.8%。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加大。截至6月底,累计建设5G基站96.1万个,占全球比重超过70%,5G终端用户达3.65亿户。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文章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扩大内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一是产业支撑得到加强。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升。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0%,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制造业比重上升。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内需拉动作用明显。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内需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9%。消费升级态势持续。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0%。投资补短板增后劲力度加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6%、10.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三是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1,同比缩小0.07。中西部地区经济恢复势头较好,东北地区生产需求稳步恢复,东部地区主要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在10%以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空间格局更趋优化。

  质量效益继续提升

  文章表示,全国上下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实体经济升级发展,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经济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企业利润持续增加。助企惠企政策发力显效,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盈利能力增强。从工业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9%,两年平均增长20.6%,七成行业盈利超过疫情前水平;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1%,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两年平均增长11.1%。二是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8%,两年平均增长4.2%。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22.5%、12.8%、17.7%、24.9%。三是工业产能利用水平提升。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4%,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纺织、化纤、造纸等消费品行业产能利用率回升明显,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原材料和装备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四是产业绿色转型扎实推进。初步核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五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转好。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3%,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地表水质继续改善。上半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1.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内生动力增强、市场活力提升、创新潜力释放,成绩来之不易。展望下半年,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恢复仍有变数,部分经济体财政货币宽松政策负面效应显现,外部风险不容忽视;国内经济恢复不平衡,内需恢复仍显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加,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交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经济向好基础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面对问题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利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助企纾困解民忧,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