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部都会区——青年未来机遇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21-10-10 09:23:58


规划示意图(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大公报消息,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将总面积约三百平方公里的新界北打造成北部都会区,都会区不单可以解决土地房屋供应问题,更与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创科上对接,形成构建一加一大于二、强强联手的双城故事。对于港青来说,这无疑是近在眼前的发展机遇。

  特首林郑月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只是报告重要看点之一。笔者注意到,根据《发展策略》,未来二十年将新开拓约六百公顷用地,新增超过十六万个住宅单位,不仅可以解决房屋土地供应难题,更可以在该区提供六十五万个就业职位,其中创科产业职位占十五万。

  政府施政报告,既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社会治理的战略图。此次施政报告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港深“强强联手”等方面,实招连连,难能可贵的是,打造北部都会区等思路,更将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如土地供应、房屋问题等,同“十四五”规划中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有机结合,体现了政府施政的谋划能力和事不避难的魄力。

  打造北部都会区,对于港青来说,意味着近在眼前的发展机遇。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是引领学生群体更有针对性地挖潜基础科学科目。打造新区,需要人才,特别是未来几年,尤其需要创新型、复合型科技人才。以施政报告中的新田科技城为例,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二百四十公顷,联同深圳科创园区更可组成占地约五百四十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香港中学生群体可更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优势科目,可一体考虑升学和可能的就业机会,优先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科目。学校也应该加强北部都会区有关信息的宣贯,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来的机遇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