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政府新思维 都会区前景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1-10-10 12:49:02


 

  应注重产业与就业规划

  值得留意的是,都会区内的就业职位数目,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15万个创科产业相关职位。当区的创科产业发展方面,特区政府会在河套周边的落马洲/新田一带,将三组近150公顷大的土地整合为新田科技城,连同规划中的港深创科园,整个边境科技基地可提供约240公顷创科用地,总楼面面积等于16.5个香港科学园;如能找到较好的切入点的话,就能与300公顷的深圳科创园区产生联动和比翼双飞的效应,将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根据和引擎。

  相信不少市民想知道,政府当局是如何计算出就业职位可以增加至65万个?以及要用多少时间完成?

  希望规划者能够考虑到,一个可以容纳250万人居住的超大型新发展区,规划期间却只能预计能吸纳到大约1/4人口(约65万人)在当区就业,未来会产生比较大的问题,包括未来因为跨区就业而产生的道路交通压力、当区居民的交通开支等问题;政府确实需要想方设法在当区打造更多产业,既要发展创科产业,更要吸纳更多劳动密集的服务性行业产业在当区发展。因为发展这个超大型新发展区,多元化的产业政策必须跟得上,以免这么好的计划只沦为超大型住宅区、重蹈天水围问题的覆辙。

  配套政策仍需加强

  大幅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大家可能会担心因增加供应而影响楼价的问题。然而,相关住宅项目发展需时,甚至可能需要二十年时间才能完全完成,预料不会触发整体楼价向下调整。反而,我们要更加留意是相关的配套政策如何能够跟得上形势发展。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规模,可以说是回归后最大,当中牵涉问题包括:解除大部分边境禁区、收回土地进行新发展、产业政策、建造业工人老化问题、人才政策、楼市撤辣与否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