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施行
http://www.CRNTT.com   2021-11-01 15:43:17


 

  记者又联系了一个卖家,这个叫“悟空”的人声称,自己手里有几十万历史快递面单,货源是一家物流“云仓”;当记者表示要验货时,对方发来了多张面单图片,上面有消费者详细的个人信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还给记者发了一份文档,里面按照化妆品、母婴、服装等进行分门别类,其中包括上百位消费者的姓名、所购商品、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甚至还有商品的价格。据网络安全专家万仁国介绍,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的当天,快递信息可能就已经被卖掉了。

  快递信息泄露成为“网购理赔”类诈骗帮凶

  据记者调查,这些被窃取贩卖的快递信息除了少量可能用于定向营销之外,大部分都会被诈骗分子利用,很多人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遭到“精准”诈骗,从而蒙受财产损失。

  网络安全专家万仁国告诉记者,不法分子之所以偏向于收购母婴、化妆品、服装等类别的快递面单,是因为它们的“转化率”最高,也就是此类人群比较“好骗”。

  诈骗分子在获取个人快递信息后,通常会冒充“电商客服”或“快递员”,使用的诈骗手法包括“发送退货链接,骗取银行账号信息”“快递遗失,商家理赔”“商品有问题,联系退款”等几类。

  其中“网购理赔类”是目前比较高发的诈骗类型,9月23日,“UP主自述30分钟内被诈骗16万”的话题成为热搜。据受害者讲述,她当天接到了一个自称申通快递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因为快件丢失需要进行理赔。在冒充快递员的骗子一步步诱导下,受害者30分钟内陆续被骗了16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张快递单背后其实可以延伸出很多个人信息,一个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而通过电话号码还可以找到微信、支付宝等账号,另外还有家庭或工作地址、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等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 万仁国:(不法者)可以根据你面单上的姓名,根据你所购买的物品,根据你的手机号码,根据你所在地区,大概能够猜测出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可以根据面单的信息去做一些定向的推销(或诈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