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反分裂之争与和平统一之辩证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1-12-27 00:09:57


 
  在“反分裂战争”阶段,自然以武斗为主。由于上述斗争的阶段并无法完全阻止有心人的行径,因为希望中国分裂,一直就是“反中”“仇中”的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国霸权主义者的宿愿,而对这些顽固力量,不以战争的手段无法消其气焰,挫其幻想,此其一。其二反分裂战争也是保障中国核心利益的有力手段,中国对他人的财物无所觊觎,但对祖先的遗物则恋恋不舍,保卫祖产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价值,所以说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在此价值之前,祇要是中国人必然慷慨以赴。其三在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下,“反分裂战争”与“武装统一”理论上是不一样的战争,前者是针对特定的犯罪分子和组织,及外国反华势力;后者是为了加速统一的进程。再则“反分裂战争”是为“和平统一”清除障碍,而“武装统一”是对和平统一手段的改变。三则“反分裂战争”可以包容暂时“维持现状”的主张。而“武装统一”则是反对“维持现状”的主张。四则在当前形势下,“反分裂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中国崛起,正是毛泽东当年所说“打得一拳开,觉得百拳来”,而“武装统一”则主要是内斗争权的延续。最后“反分裂战争”必须清理战犯,而“武装统一”的反对者可能祇是统一手段的政治意见不同者。当然在现实的情况下,“反分裂战争”便宜地过渡为“武装统一”的可能性,是很难避免的。当然必须让两岸同胞,尤其是美帝国主义政客、反华外人、台湾人民必须充分理解,一旦从“反分裂战争”不论主客观因素转为“武装统一”,那种战争代价会是世纪性的、全域性的。所以“反分裂战争”带有“有限性、教育性、惩罚性”性质,故而从“反分裂战争”到“和平统一”之间,就会有一个“反分裂革命”阶段。

  “反分裂革命”阶段,战争的主要作用在改变分裂行径的外在结构,而革命则主要调整其内在认知;战争是消灭分裂国家的组织,革命则是粉碎其组织残留的分裂因素。所以“反分裂革命”阶段可以视之为从“反分裂战争”阶段,迈向和平统一的过渡时期。在此一时间内,大陆有人建议需要“军管”台湾⑪,但是以“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⑫为目标的治理政策,则“军管”台湾及作为并不可取,而必须是以透明的“法治”为起点,以掷地有声的分裂战争“说帖”为中心,清楚说明“反分裂战争”与“武力统一”的差别。祇有“精确论述”以杜“武统”之悠悠众口以及透明的“法治”作为,在“过渡时期”迅速地彰显“反分裂战争”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以期在最短的时间恢复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秩序,使之完全不影响台湾人民的正常生活、生产作息。如果情势不如预期,则必须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办大事”的效率,先安定人民生活,再稳定社会秩序。

  总之,“反分裂革命”阶段是兼两种重大任务:一是减少“反分裂战争”对台湾内部和外部相关形势的震撼;次为台湾方案的“一国两制”之设计预为铺路。所以在“反分裂革命”阶段必须将“一国”的原则清楚界定和展示,以便台湾方案的“一国两制”真正成为统一后,中国可以实现“合而不分”的理想制度,台湾可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

  四、“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制度设计权、解释权和话语权

  “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习近平在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建议。“一国两制”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现实情况,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福祉。“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⑬习近平在此继承了毛、邓在国家统一的事业中,“照顾台湾现实,维护台胞福祉”的政策精神,又增加了“台湾方案”的建议。此一建议就是把毛、邓政策精神进一步化为“政策”的“设计权”,有了“设计权”的台湾必然可以使得“一国两制”的内容,更加符合台湾自主的需求,这也正是当年港澳同胞所没有的权利。“台湾方案”攸关台湾,何况有了方案“设计权”就同时拥有在未来的争议中拥有部分“解释权”,以及宣导及解说方案的“话语权”、方案的参与设计权:“一国两制”自邓小平提出之后,一直祇有政策大网,未见具体内容;其后的港、澳的“一国两制”,基本上是北京的法律专家、学者,从法律的角度,去设计回归后,想像中港、澳应该的治理之道。结果在新的法理构想和现实的法律及行政框架,新的法理设计和公务人员的实际执行之间,磨合的成本,磨合的时间,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台湾方案的“一国两制”,就是统一后长治久安的关键安排。其次台湾参与的制度设计,可以完整地体现台湾角度去思考的“一国”。具体而言,可以从台湾“让渡”哪些权力,如何让渡来体现“一国”,这与北京如何看待一国之下的“两制”,以至哪些权力应该保留,如何保留,来讨论。两方之间进行建设性、理性的对话,共同创造相对可行的“一国两制”。其三是在“一国两制”的设计中,必然涉及未来对“两岸关系及纠纷化解指导原则”和“两制关系及纠纷化解指导原则”。前者若是两岸之间的社会矛盾,以人民矛盾为主;后者是公权力的矛盾、价值的矛盾等。所以台湾放弃新制度的设计权,便是放弃对未来台湾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权利,也是台湾自我保护权利的放弃。

  纠纷的参与解释权:任何的政策、法律无论设计多完备,设想多周延,都不可能因应所有的情况;加上岛上顽固分子和外国反华势力对于这样的变局,必然心有未甘。因此,必然非法地、合法地破坏此一制度、挑战新兴状态。其实这些状态,都还不难因应。另外时间的推演,可能预见的未来的纷争,虽然必然也是多种多样,而实际的有效因应,完全依赖新制度的解释权,可以推论的终极的解释,必然是属于授权机构。但是台湾如果是制度设计的参与方,则授权机构在长治久安的大目标、大原则下,在解释之前,必定以台湾的解释为参考。换言之,台湾的方案设计者的身份,自然会拥有制度的解释权,从而长期地、完整地确保了台湾人民在“一国”之下的自主与福祉。也许有人认为,不参与设计也可以争取到“解释权”,然而毫无疑问地参与设计的解释,是更有说服力的。特别是上述两类矛盾中,两制的矛盾,常常又是反对者煽动社会动乱的突破口。如何在法理上、逻辑上突出“一国两制”的理性精神和长治久安的民本精神,参与者的解释必然更加合情合理。

  宣导的参与话语权:参与了台湾方案“一国两制”的设计,就可以对此一创新制度其设计逻辑和每一制度安排的原理和系统相关等思考,可以全面地理解,有机地理解。如此才能在宣传中,有效地说服台湾的听者,有理地应对北京的执行者,有节地驳斥故意的反对者,有力地反击恶意的毁谤者。反之,如果制度没有论述的能力,辩论就祇能重复政策宣传,就祇能是照本宣科。话语权是建立在对制度的系统性论述和创新性发挥上的。特别是在上述的“两制”矛盾上,一旦发生应该是哪一方拥有管理、处理的权力,为什么拥有,是否符合台湾方案的原始精神,这些说明都祇能建立在制度设计参与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合理的论述。

  总之,对北京而言,在历史上“马上得天下”和下马“治天下”,从来就不是也不应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结合。对台湾而言,则不能也不应放弃“台湾方案”的“参与设计权”,以便在“一国原则”下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和利益,更可以在变局之下,合理地提供方案的解释权及话语权。

  五、结语

  在当下的政局中,北京保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实在不易,如何“有理、有力、有节”地保持“和平统一”的方针,那就更加不易。显然,如今的北京更须要积极有为的“和平统一”政策,以因应百年变局的新时代。此一新政策一方面有效地遏止“分裂国家”行径的影响外溢,另一方面又得以不违“和平统一”的方针,祇能从辩证的角度思考对策,才是可行之策。

  对北京而言,如今的周边形势上美国不断挑衅,但在东海、南海玩家比较多。美国的干预,在外交上并不讨好,经济上更无实力掀起波澜,所以形势虽然紧张,短期之内一般可控。而台海是最适合美国以“下驷对上驷”的策略之实现。对中国大陆而言,其因应之策,在总体战略上,绝不能、也不会“怒而兴兵”陷入对方的设局之中。当然在对方公然挑战的情况下,亦不会装聋作哑,岿然不动。是以如何创造有利时机,主动把握,智用实力,以我为主,由我择势,动如雷霆,闪电出入,以破“田忌赛马”之谋,成中美之新局,收“民族复兴”之长效,应该是现在北京的思考。

  注释:

  ①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9/0102/c64094-30499664.html,2019年1月2日,中国政府纲。

  ②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http://lib.taiwan.cn/2021wenxian/202107/t20210708_12364468.htm,2021-07-08,中国台湾网。

  ③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cppcc.china.com.cn/2021-10/09/content_77798033.htm,2021-10-09,新华社。

  ④拜登宣示“防卫台湾”!美国政策真的改变了吗?白宫发言人这么说,https://www.storm.mg/article/4007244?page=1,2021-10-23,美国之音。

  ⑤美副助卿批中国误用2758决议 吁挺台参与联合国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0220005.aspx,2021/10/22,中央社。

  ⑥布林肯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体系 外交部诚挚感谢,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20211027003807-260407?chdtv,2021/10/27,中时,杨孟立。

  ⑦同上。

  ⑧蔡英文受访证实美军在台湾并称愿与习近平“坐下来谈”释放了何种信息,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9077915,2021年10月28日。

  ⑨蔡英文双十演说 陆国台办批割裂历史、煽动对立,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010003303-260409?chdtv,2021/10/10,旺报,陈君硕。

  ⑩陈近南,CNN:中共未来12个月攻台机率“趋于零” 但危险加深https://www.hk01.com/即时中国/689555/cnn-中共未来12个月攻台机率-趋于零-但危险加深,出版:2021-10-17。

  ⑪赵小鲁,关于解放台湾涉及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2021年10月10日,http://www.kunlunce.com/klzt/ximahui/2021-11-03/156288.html,2021-11-03,昆仑策网。

  ⑫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kunlunce.com/xjpxjp/2021-07-01/153291.html,新华网,2021-07-01。

  ⑬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9/0102/c64094-30499664.html,2019年01月02日,新华网。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12月号,总第288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