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大厂工作没烦恼?
http://www.CRNTT.com   2022-01-06 08:48:08


  中评社北京1月6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互联网“黑话”说得好,大厂工作没烦恼?

  一个非互联网人第一次听到“击穿用户心智”这种话,会怀疑下一步是否就要爆炒用户腰花。

  这只是互联网“黑话”的一种。这门学问博大精深,“痛点”“矩阵”太初级,现在是“触点粉尘化”“需求颗粒化”,善用“心流”,找到“品牌的光泽感”。

  做好员工,首先要听得懂老板的话,你的私域流量触达了哪些KA用户,问的是朋友圈有几个人点赞;我们来资源置换一下,意思是想想怎么空手套白狼;说你的产品气质不够年轻,翻译过来是饱和度要调到最高;利用用户固有习惯则是看看同行怎么抄。

  互联网“黑话”发展到极致的一个例子是,有程序员问,坐地铁找不到抓手怎么办。答曰,把手举高高,上面有闭环。

  熟练掌握这些“黑话”,是从业者的必备技能。但如果你跟楼下摊煎饼的大姐说——能不能给我的两个鸡蛋落地,面粉打磨,将油条赋能,高频触达面酱,降低葱花的颗粒感,最终掌握煎饼果子基本盘——大姐可能会报警。

  “黑话”是圈内人的暗号,一旦脱离语境,对别人就是种冒犯。本来嘛,互联网人用自己的语法讲故事,只要不对外人居高临下地输出,咱也没必要把嘲讽值拉满。外企也中英文夹杂,文科也有“内卷”“异化”“沉默的螺旋”,还不允许别的行业有些口头癖好了?

  况且,语言并不是一个封闭而一成不变的系统,它自有生命,该允许它动态地演化。互联网作为近些年野蛮生长的行业,好些个“黑话”均有渊源,“对齐”“赋能”都是国外公司爱用的词,“心智”“蓝海”“裂变”则来自商业畅销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