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89家“潜力生”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
http://www.CRNTT.com   2022-01-21 10:44:36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成立后,为新三板“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了一条上升的资本市场通道。上海证券报与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对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数据分析,在36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有89家未上市的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数据标准,其中不乏高盈利高成长、拥有行业地位、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的企业。

  89家“潜力生”符合上市标准 

  按照规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的创新层公司,想要冲刺北交所,除了规范性条件、股本股东数等公众化条件外,还需要满足盈利标准、成长标准、研发额或研发比标准这四套标准中的一套。上奇产业通统计数据显示,按照上述条件,新三板挂牌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89家创新层企业满足申请北交所上市条件。从省份分布来看,注册地在广东省和河南省的企业数量最多,为9家;其次山东省和上海市,有8家。从细分产业来看,分布于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企业较多,分别有15家、10家和9家满足条件的企业。

  半数未申请上市 

  上述89家公司中,接近一半公司正在申报上市或曾经申请上市,这些公司中,申报北交所的占64%;有三家公司申报沪深市场如今因各自原因撤回,分别是安达科技、穗晶光电和锦波生物;另有半数公司还没提交申请上市的材料。

  89家企业中,2020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有19家,排名靠前的五家是联洋新材、创尔生物、热像科技、凯雪冷链和巨峰股份,其中联洋新材盈利最高,达2.21亿元。

  联洋新材2018年至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77.55%,扣非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85.34%。另有授权发明专利数量9项。公司于2019年进入了上市辅导期,但2020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就终止了IPO。据公司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销售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