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对上市公司滥用停复牌说“不”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10:23:15


  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据中国经济网评论,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规则》,明确上市公司不得滥用停牌或复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停复牌本是上市公司的一项正常行为,其初衷是防止正在筹划或进行的重大事项引发股价大幅波动,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然而,长期以来停复牌却被某些上市公司“钻空子”滥用,成为A股市场一块“牛皮癣”。

  比如,有的上市公司一遇到股价异动,特别是股价连续下跌,就公告“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停牌”;有的在大股东质押风险暴露时,“积极配合”一停了之,等待市场情绪转暖;有些公司任性地用停牌来反制要约收购;还有些上市公司大搞“忽悠式重组”停牌,通过操纵停复牌谋取不当私利……这些滥用停复牌的行为,干扰了市场交易的连续性和流动性,破坏了资本市场秩序。特别是那些借停牌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更损害了A股市场的国际形象。

  当前,越来越多外资增配A股,这对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要求上市公司保障自身股票交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有效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和交易权。

  分析上市公司滥用停复牌的行为,其根源是大股东和管理层忽视法律权威,轻视投资者权益,投机行为突出,同时还有惩戒力度不足的缘故。

  此次发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规则》明确提出上市公司不得滥用停复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旦违反相关规定,证监会将依法查处,追究违法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通过实施新规,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滥用停复牌的公司得不偿失。这是塑造上市公司不愿“任性”停牌的环境,构建上市公司不敢“任性”停牌的制度,推行上市公司不能“任性”停牌的重要监管实践。

  对上市公司而言,要严格守法,不搞“躲跌”式停牌,不为忽悠股价而停牌。同时,还须练好信息披露内功,加强和改进信披和内幕信息管理,有效防止市场传言及由传言引起的股价异动。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要格外关注那些滥用停复牌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保持应有警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