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疫情下中国旅游业的坚守与突围
http://www.CRNTT.com   2022-01-31 10:32:47


  中评社北京1月3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经过反覆考量,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最近忍痛关闭了旗下的一家酒店。2021年,开元集团在营的400多家酒店,只有两家森泊度假乐园略有盈利。“目前,我们正考虑关闭其他几家酒店。”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陈妙林说。

  疫情之下,开元集团仅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缩影。停摆—重启—停摆……走走停停的中国旅游业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两年。在这场尚在持续的“持久战”中,各市场主体目前境况如何?历经艰辛困顿,他们如何危中寻机?对于未来,他们有何期待?新春伊始,让我们一起听听旅游人的心声。

  现实

  事实上,2021年开元酒店并非“颗粒无收”,尴尬在于即便营收同比增长8%,情况依然比2020年更艰难些。

  陈妙林对比了2020年和2021年的情况。2020年前4个月,开元集团管理的大部分酒店关闭,人力、能源成本大幅减少;2020年5月,复工复产后迎来了一波报复性消费;各项利好政策的出台如同“雪中送炭”,帮助企业稳住了阵脚——社保基金免缴、缓缴7000多万元,加上房地产税返还等政策性优惠,2020年开元酒店获得了约1.3亿元的政府补助。2021年,时断时续的疫情让开元酒店与春节、“十一”等旅游黄金周失之交臂,部分帮扶政策不再延续,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2021年亏损较2020年大幅扩大。

  其他酒店的情况亦不容乐观。“现阶段全国酒店业的平均负债率为75%,2020年的资产回报率低至4.2%,2021年预计低于4%。”陈妙林分析,很多酒店可能会入不敷出,抵不过银行的贷款利率,尤其是地产企业委托管理的酒店,大概15%会倒闭。

  疫情冲击的不只是酒店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全国共有1.1万家旅行社歇业;国内民航业累计亏损达1650亿元,其中航空公司累计亏损1300亿元,占比高达80%。

  春秋航空亦未能幸免。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煜说,春秋旅游、春秋航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无条件为旅客“退团、退款”,累计承担退款损失41.32亿元。

  “春天来了,这是最后一个难熬的年份。”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向宏不厌其烦地给下属加油鼓劲。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管理的景区开开关关。“国内景区中,乌镇和古北水镇的情况还算比较好的,但和疫情前也无法相提并论。”陈向宏笑着摇摇头。

  而与锐减的游客量和效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四个增加”:成本增加、负债增加、贷款难度增加、稳定员工难度增加。

  感同身受的还有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恢复态势低于预期,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大体回缩到2014年水平。”吴国平说。2021年,旅游企业不断关停重启,吴国平一直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反弹却迟迟没有出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4.31亿人次,旅游收入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和35%,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53%。

  寻机

  吴国平用“在深渊里仰望星空的人”来形容2021年的旅游从业者。“守住本心、树立信心,克服畏难心、恐慌心。”吴国平说,旅游业本身长期存在供需错配、结构失衡、投资低效等现象,疫情放大了旅游业面临的问题。眼下,时代倒逼旅企转型,疫情倒逼旅企转型,市场倒逼旅企转型。

  面对复苏之路,70岁的陈妙林从没想过放弃,“疫情总有一天会结束,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2021年,开元集团在营的400多家酒店出现亏损,但有两家森泊亲子度假型酒店实现盈利。“这说明消费需求还是有的,只是旅企需要转型。”如今开元集团管理的多是商务型酒店,陈妙林计划着将其中的一部分改造为城市微度假酒店,“能不能成功暂时还说不好,但我们愿意做一下尝试”。

  相比陈妙林的审慎,王煜表现得更积极,“国内旅游恢复整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信心源自颇有成效的尝试。持续加大投入,近两年春秋航空新增引进20架飞机,新开30多个航点,2021年运输旅客2200万人次,同比增加14.5%,恢复至2019年水平。“国内庞大的出行市场以及超强的经济韧性为旅游行业复苏提供了机遇,这让我们备受鼓舞。”王煜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