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拆解美国通胀迷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2-07 19:03:45


 

  在美国的CPI构成中,居住支出要占42%的权重,这就可以解释为何美国政府给居民部门的补贴停止之后,CPI继续上涨的原因,因为房价在大幅上涨。例如,12月CPI环比增幅主要由住房(权重31%)、二手车和食品项贡献,而能源项转负。而在中国,CPI的八大类构成中,居住的占比仅为22%,只有美国的一半。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美国CPI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房价上涨。当然,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一定有货币超发的因素,所以美国的通胀超预期,甚至有持续化趋势,并不是单纯的疫情导致的供需缺口,也不是单纯的货币超发导致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往加息周期 美股表现强劲

  美联储从2000年以后就以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来替代CPI作为其政策依据。上个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同比增长4.9%,为1983年以来最大增幅。但是,经通胀调整后的支出同比下降1.1%,说明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会抑制消费,故通胀率并不会一直上去,在市场经济下波动是常态。

  那么,美联储为何要以PCE作为政策依据呢?这是因为CPI的权重是固定,PCE的权重逐季变化。也就是说,PCE能够与时俱进,更真实反映消费价格变化情况。

  美联储通过加息和缩表,能否把通胀打压下去呢?既然前面说了这次通胀与美联储放水关系不大,按此推断,若收紧货币,恐怕对抑制通胀的作用也不大?但逆向推理未必成立。通常人们把货币政策比喻为绳子,靠绳子来推动经济往往力不从心,但要收紧经济则非常有效。例如,美联储一旦加息,则购房的融资成本就会提高,或导致房价涨幅趋缓或下跌,房价涨幅趋缓或下跌会推动CPI从高位回落。

  所以,各国应对通胀一般都会采取加息举措,说明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胀是有效的。尤其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利率变化更为敏感。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加息乃至缩表对抑制通胀那么有效,那为何美联储不早点采取行动呢?这实际上涉及到取舍问题,即经济增长与通胀,美联储通常以稳经济为先,故对收紧货币一直比较犹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