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险滩”——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
50年前的中美两国无论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乃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无疑要比经过了50年相互交往之后的今天大得多。既然50年前两国可以跨越鸿沟实现合作,50年后的今天为何却看起来注定针锋相对呢?半个世纪前中美能克服长期隔绝的重大困难实现恢复交往,这其中原本没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求同存异”这四个字而已。
承认世界的多元化结构,尊重不同国家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将本国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基础之上,不将本国的发展建立在剥夺他国正当的发展权利之上,强调寻求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努力管控好相互之间的分歧,这应是当代主流国际秩序准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企图通过压迫别人来维护自身地位的想法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一神论”式的通过强制力量推行世界一元化的妄想最终往往遭遇反噬。
尼克松总统曾在1973年出版的《70年代的美国外交政策:塑造持久的和平》一书中指出,“所有国家无论对手还是盟友都应在国际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必须感到自身的原则得到了尊重而且他们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如果国际环境能满足他们的核心关切,他们就会努力维护这个国际环境。”
在尼克松总统访华50周年之际,我们应重温一下他当年写下的明智论断,认真思考中美两国合作的真正基础到底何在,如何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来处理两国关系,这恐怕才是50年前的事件给今天我们这一代最重要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