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当十多个部门与一棵树“争地盘”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17:04:35


 

  比如,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一般由园林部门负责,沿街建筑门口的树木则多由产权单位管理;交管部门负责安装管理交通指示标志,市场监管部门管理大街上的广告牌,无障碍设施归口残联、路政部门;垃圾桶、邮政设施、电话亭、公交站、雕塑等则分别归城管部门、公交公司、自然资源部门管理;各类箱体杆线分别由城管、交管、电力、电信、燃气等部门管理等等。

  “不同城市的管理主体有所不同,但‘九龙治水’的模式基本类似。”张丽梅说。

  这造成了不同部门抢“地盘”的情况。山西一位交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交通标识安装首先考虑交通安全因素,在老城区其他设施早就占好地方了,特别是一些大树,砍又不能砍,只能挤一块,“如果过多考虑其他部门的话,自己的活就干不成了”。

  这也导致道路改造异常艰难。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田恬几年前参与改造一段仅600米长的老街。由于管理主体多,各部门利益不一致,这项工程经过3年才得以完成。

  “改造一处沿街条状绿化带时,相关部门百般反对后提出,一棵景观树移栽费得30万元以上,超过了整个绿化带移栽的费用。”田恬无奈地说,每个部门都有“一票否决权”,自己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同多个部门沟通、交涉。

  记者走访也发现,这种情况在老城区相对严重,一些新城区道路宽、设施少,问题并不突出。但专家认为,如果这种治理模式不变,随着新城区道路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后迟早也会走上“争抢地盘”的老路。

  “绣花”功夫,可从街道“绣”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