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评论》第292期精彩观点抢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0:18:50


《中国评论》第292期目录(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第292期《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4月号已出刊。本期《中国评论》刊发了关于两岸关系、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议题的独到分析。

  本期“智囊阔论”栏目刊发了《习近平新时代对台方略论析 》一文。该文作者李秘(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表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中共对台工作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把握两岸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对台论述的学习,认为新时代对台方略可以进一步分为国家维度的方略、民族维度的方略、人民维度的方略以及同胞维度的方略等。

  本期“智库聚焦”栏目就俄乌冲突事件刊发了四篇文章。在《俄乌危机的若干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一文中,作者吴白乙(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俄乌军事冲突已爆发两周有余。与此同时,双方已结束多轮外交谈判,但进展甚微。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的反应远超对冷战结束以来历次国际和地区性危机的关注,毕竟它发生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传统核心地带,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方连带效应。无论其结局如何,也无论相关舆论如何纷乱杂陈,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和发展走向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文力求跳出对具体事态的评议,着重厘清危机生成背后的基本逻辑并初步归纳其主要启示,这些才是对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大国外交,维护中华民族根本性、关键性利益具有实际意义的。

  在《俄乌战争的国际法冲突与地缘政治启示》一文中,作者田飞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表示,俄乌战争是北约与俄罗斯安全保障和地缘政治互动失败的极端化后果,也是后冷战条件下大西洋自由帝国主义与俄罗斯民族主义对抗冲突的巅峰事件。俄罗斯的主要行动理由是“安全”,这一安全概念超出了传统的主权范畴,指向一种“势力范围”的安全观。而北约持续东扩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破坏了俄罗斯自我定义的安全条件和安全空间,其特别军事行动指向以有限战争手段获得安全再保障的法律架构。北约原则上否认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背弃曾经的政治承诺,以“主权”理由否定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正当性,但其关切的实质不是乌克兰主权,而是北约体系的扩张意志和霸权利益。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安全治理秩序遭遇瓶颈和挑战,遭遇俄罗斯“一票否决权”的制度性局限,也遭遇美国单方行动的体制外冲击,显示出安全治理上的无能为力。战争的前景取决于北约和俄罗斯的安全再保障谈判及其制度化进程,而乌克兰的主权自由及其亲西方的政治取向必然遭受结构性的限制和约束,最终成为北约和俄罗斯安全保障法律新架构的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环节。战争向和平的转变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任何一方均无持久战的意志和能力,但具体的和平条件与和平协议安排或会催生“和平国际法”的规范性检讨与扩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