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把思政课的“理”讲到学生心坎上
http://www.CRNTT.com   2022-04-08 16:04:57


 

  思政课讲授要“深”。好的思政课,只有讲深刻,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情怀要深”的要求,讲课内容要有家国情怀,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不断汲取新鲜养分,丰富讲授内容。思政课教师应对思政课教学有执着追求,消除一知半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思政课教师应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课堂充满感染力,使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思政课讲授要“活”。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以互联网为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学生,思政课讲授切忌说教式的沉闷教学,必须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研究新变化,顺应新要求。授课模式要不断创新,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与实践体验结合、讲授与互动参与结合、案例与故事分享结合,等等。让讲授方式互动起来、讲授内容鲜活起来、讲授场景丰富起来、讲授语言共鸣起来,才能有滋有味,让学生喜欢,才能润物无声,触动心灵,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思政课讲授要“广”。知识视野开阔,才能比较分析、触类旁通,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思政课讲授做到“广”,就是要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有知识视野、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还要有历史视野”的具体要求,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把视野开阔转化为讲授能力,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思政课讲授要“新”。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内容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因此,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跟上时代要求,体现新理论新思想新实践,常讲常新,才能不断增强授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